这下终于清楚,中国为何不趁机收回台湾了,不是因为大陆不想,而是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每走一步都需要反复掂量。 就先说最直接的军事层面,真打起来代价太大,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可不是摆设,韩国萨德系统、菲律宾的堤丰导弹,这些装备就像在台海周边架了把枪。 真要动手,美国航母战斗群大概率会往西太平洋集结,到时候台海可能变成第二个“黑海冲突现场”。 但更麻烦的是经济账,2024年两岸贸易额高达2929.71亿美元,台积电3纳米晶圆厂去年刚完成设备升级,核心光刻机还得从荷兰ASML运,运输线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 要是真打起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得断三周,损失可能高达450亿美元,全球科技股市都得跟着暴跌,咱们自己这边,长三角、珠三角的电子厂也得停工,这损失谁扛得住? 而且俄罗斯在乌克兰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联合国141票谴责的场面还历历在目,现在全球193个国家里,94%承认“一个中国”,但真正支持中国用武力统一的只有89个。 美国带着40个盟友天天念叨“台海规则”,要是真动手,西方制裁可能比俄罗斯还猛,人民币国际化刚有点起色,要是被踢出SWIFT系统,咱们这些年“一带一路”的布局都得受影响。 所以这几年中国拼命拉拢东盟、中东国家,RCEP生效后东盟成了最大贸易伙伴,这就是在攒“朋友圈”应对可能的围堵。 别看民进党天天喊“抗中保台”,去年大选蓝白阵营的票数加起来超过半数,这说明多数人还是想过安稳日子。 现在大陆推的惠台政策很实在,ECFA早收清单让利超30亿美元,金门通水通电工程让老百姓看到实惠,这些事比导弹更管用,毕竟人心要是真散了,武力统一后治理成本得翻好几倍,不过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俄罗斯咋就动手了? 其实情况完全不一样,俄罗斯面对的是北约直接东扩到家门口,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国际法上早就定性了,中国现在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策略,经济上精准打击“台独”金主,这些动作既保持威慑,又避免刺激对方狗急跳墙。 中国现在走的是“下大棋”的路子,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东盟对中国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日本韩国的高科技产业也离不开中国市场。 美国印太战略看着热闹,其实盟友心里都打着小算盘,菲律宾在仁爱礁补给船被拦后,转头就和中国谈RCEP合作,越南非法占岛这么多年,现在也乖乖加入一带一路,这些变化说明,时间站在中国这边,每多等一年,对手的空间就被压缩一分。 当然,这绝不是软弱,看看大陆对台独的零容忍态度,点名兆亿企业切断财路,通缉“资通电军”成员,这些动作都是在划红线。 但现在不动手,是因为要算总账,既要完成统一大业,又要保证战后台湾能平稳融入,还要应对国际制裁,这三件事得同时做好,难度不亚于走钢丝。 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中国的发展阶段,现在正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华为突破芯片封锁、中芯国际扩大产能、新能源汽车出口全球第一,这些成就都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 等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半导体短板补上,到时候不用动武,台湾自己就得考虑怎么跟大陆合作,就像德国统一等了45年,中国有耐心等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 台湾问题不是简单的“打与不打”,而是怎么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国家利益,现在每多等一天,大陆的经济实力就强一分,国际话语权就大一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就多一分。 等到某天,美国自己都忙不过来,台湾内部“统派”声音占主流,那时候统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等一个各方都接受的时机,和现在快刀斩乱麻,哪种方式更符合长远利益?
大陆解放台湾时就怕美国横插一脚,可现在反过来了,中国怕的是美国不插手。因为中国现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