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和年间的寒冬,沧州柴进庄上的走廊里,一堆快灭的炭火旁缩着个汉子。他裹着件破

璐璐评历史 2025-10-03 16:42:16

北宋宣和年间的寒冬,沧州柴进庄上的走廊里,一堆快灭的炭火旁缩着个汉子。他裹着件破棉袄,脸色蜡黄,咳嗽声裹着寒风直打颤,连烤火的手都冻得发紫。 路过的庄客要么绕着走,要么瞥一眼就啐一口“醉鬼”,没人愿意停下递碗热汤。这个在厕所隔壁瑟瑟发抖的人,就是后来景阳冈上打死猛虎、阳谷县手刃西门庆的“行者武松”?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不是他被外人欺负,而是庄主柴进故意晾着他。要知道,柴进是江湖上出了名的“孟尝君”,家里养着数百个投奔的好汉,连林冲、宋江来投奔时,都被他奉为上宾,好酒好肉招待。 可到了武松这儿,不仅没了贵宾待遇,病倒后连正屋都不让进,只能窝在靠近厕所的走廊里烤火,这到底是为啥? 答案藏在武松那“招人嫌”的性格里,武松当初逃到柴进庄上,是因为在家乡清河县打死了欺压百姓的恶少,怕吃官司才来避祸。 柴进一开始也敬他是条汉子,好吃好喝供着,可没过多久,就发现这汉子的脾气太“冲”。武松酒量好但酒品差,一喝多就管不住自己,要么跟庄客抢酒,要么借着酒劲骂骂咧咧,甚至有次醉后把庄里的管家推搡在地,摔碎了柴进珍藏的酒坛。 庄客们私下里都抱怨:“这武松就是个没规矩的愣头青,给点好脸色就上天。”柴进是个爱面子的人,一开始还护着武松,可架不住庄客们天天告状,加上武松从不服软。 有人劝他少喝点酒,他梗着脖子说“我喝酒碍你啥事”;柴进委婉提醒他注意分寸,他倒觉得柴进“嫌贫爱富”,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真正让柴进彻底冷落他的,是武松一次酒后大闹。那天柴进请了些本地乡绅吃饭,武松喝多了闯进去,非要跟乡绅们拼酒,乡绅们不愿跟他纠缠,他就拍着桌子骂人家“假斯文”,把好好的宴席搅得鸡飞狗跳。 柴进当场下不来台,事后就跟管家说:“以后别让他进正屋,省得再惹麻烦。” 没过多久,武松就着了凉,一病不起。寒冬腊月里,他发着高烧,想找庄客要碗热粥,庄客们都推说“柴大官人没吩咐”;他想挪到暖和点的地方,管家直接拦着:“大官人说了,你安分点在走廊待着,别乱跑。” 走廊靠近厕所,风从门缝灌进来,冻得人骨头疼,武松只能捡些别人剩下的炭火,在墙角堆个小火堆,白天烤火,晚上裹着破棉袄发抖,活像个没人要的乞丐。 直到宋江来投奔柴进,才发现了这个可怜的汉子。那天宋江散步路过走廊,看到武松蹲在火边咳嗽,认出他后赶紧上前,摸了摸他的额头:“兄弟怎么病成这样?” 又让人端来热汤热饭,还跟柴进求情,让武松搬到暖和的房间。柴进这才松口,可私下里跟宋江说:“不是我不近人情,这武松性子太倔,又爱闹事,实在没法好好待他。” 其实武松的“招人嫌”,不是因为他坏,而是因为他太“直”。他见不得欺负人,喝了酒就想替人出头,可不懂看场合、分轻重;别人劝他收敛点,他觉得是看不起自己,反而更拧巴。 这种性格,让他在柴进庄上得罪了一圈人,也让自己落得个病倒无人管的下场。 可也正是这份“直”,成就了后来的武松:景阳冈上,别人都怕老虎,他偏要上山;阳谷县里,西门庆害死武大郎,他不管对方势力大,非要报仇;蜈蚣岭上,看到恶道欺负民女,他二话不说就拔刀。 他的性格让他招人嫌,却也让他成了江湖上人人佩服的英雄。 就像宋江后来跟他说的:“兄弟你的性子,是把双刃剑,能伤人也能护己。” 柴进庄上那段蹲厕所旁烤火的日子,或许也是武松一辈子里,最真实的“不英雄”时刻。毕竟再厉害的英雄,也会因为性格的棱角,在人情世故里摔个跟头 ! 参考文献 1. 《水浒传》(百回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2. 聂绀弩《水浒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武松的性格与命运”章节) 3. 何满子《论〈水浒传〉的人物和结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 袁世硕《中国古代小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部分) 5. 马幼垣《水浒人物之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璐璐评历史

璐璐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