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第一条大利好来了,节后大A直接突破3900了吗?2亿股民看过来9月30日电,

搜集素材君 2025-10-01 00:43:42

假期第一条大利好来了,节后大A直接突破3900了吗?2亿股民看过来

9月30日电,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这条消息就让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本周 券商为什么如此强势,节前大A为什么逆思维发红包了。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是股市“红包”还是“幻觉”?看懂这3点再下单

刚看到央行又开展万亿级买断式逆回购的公告,评论区立马吵成了两派:有人说“央妈放水,股市要涨”,有人骂“每次操作都跌,又是收割套路”。作为盯了15年资金面的老股民,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下,这操作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首先得明确:买断式逆回购不是“新工具”却是“强信号”。它本质是央行从银行手里买下债券,先把钱砸进市场,约定几个月后再让银行赎回去。和咱们熟悉的普通逆回购比,关键区别在“所有权转移”——央行拿到债券后能自由处置,相当于给资金流动装了“加速器”,比单纯质押借钱的效果更直接。2025年6月那次万亿操作就是典型,3个月期限直接覆盖了半年末的资金紧张期,这诚意比短期操作足多了。

说它是利好,核心逻辑有三条硬支撑。

一是资金溢出效应,银行手里的钱变多了,总会有一部分通过基金、理财等渠道流进股市。2025年2月982亿逆回购后,沪深300指数3天涨了2.3%,券商、科技这些对流动性敏感的板块最先受益。

二是融资成本下降,企业贷款利息低了,盈利预期自然改善。去年一季度操作后,A股非金融企业财务费用率都降了0.2个百分点,地产、制造业这类高杠杆行业最解渴。

三是信心托底,尤其市场恐慌时,逆回购就是“定心丸”。2025年4月地产传闻引发波动,正是央行及时操作把沪指跌幅收窄了1.2%。

但为啥有人觉得是利空?这锅得“认知偏差”和“机构套路”背。很多人把逆回购当成“资金抽水”,却没看操作背景——2025年3月那次操作,明明是DR007利率快涨到上限,央行出手救急的“及时雨”,结果被误读成利空。更隐蔽的是机构利用恐慌洗盘,2023年9月就有股指期货大卖单在逆回购公告后集中砸出,散户割肉的筹码全成了别人的低价仓底。数据早拆穿了谎言:2024年至今76次操作,45次都带动沪指上涨,11月集中操作时更是涨了5.3%。

不过必须泼盆冷水:这利好有“保质期”。逆回购本质是“短期输血”,要是经济基本面没跟上,效果就会打折扣。2024年四季度企业盈利下滑,再密集的操作也没挡住股市震荡。而且资金可能“空转”,银行把钱留在体系内套利,没真正流进实体经济和股市,那上涨就成了虚火。

总结下:买断式逆回购大概率是“短期利好”,但不是“必涨圣旨”。操作时盯紧两个信号:一看期限和规模,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操作比7天短期操作更有诚意;二看市场利率,如果DR007在利率走廊下限附近,说明资金不缺,利好效应会减弱。板块上优先盯金融(券商、银行)、高杠杆(地产、基建)和政策受益(消费、科技)方向,这些是资金最爱去的地方。

并且 这个利好 明显是有资金在抢跑了 股民节前都无心恋战,但是机构 猛拉券商 节后如果指数如果直接冲破3900点 短期大家依然要注意控制一下仓位,指数依然会在3900点附近拉锯 不会一次性突破过去的

你觉得这个万亿的买断式逆回购 会引发节后指数加速吗?

0 阅读:274
搜集素材君

搜集素材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