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炸了巴基斯坦货轮,9月27日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了巴基斯坦一艘停靠在也门港口的天然气货轮。 一艘普通液化石油气运输船在拉斯伊萨港正常作业,突然就挨了无人机轰炸,船上27名船员包括24名巴基斯坦人,还有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籍海员,就这么莫名其妙卷入了一场与他们无关的冲突。 最憋屈的是货轮被炸后还没缓过神,胡塞武装的巡逻艇就围上来把全体船员扣为人质,这种刚逃过爆炸又成囚徒的遭遇,把中东地区的复杂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色列选中这艘船绝非偶然,胡塞武装控制的拉斯伊萨港现在成了冲突热点,巴基斯坦因为公开支持巴勒斯坦立场被以色列视为对立阵营。 这艘货轮停在胡塞控制的港口,在以色列眼里就成了合法目标,哪怕它装的只是民用液化气,以色列这套打法很明确,任何进入胡塞控制区域的可疑目标都可能挨打,不管你到底运的什么货物。 巴基斯坦的反应特别值得玩味,内政部长穆赫辛·纳克维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事件细节,外交部发布声明强调货轮仅从事正常商业运输,但整体表态相当克制,没有威胁报复,没有军事调动,只是要求以色列负责。 货轮遇袭事件暴露了红海航运的新常态,自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胡塞武装频繁袭击红海航道,以色列则加强报复性打击,拉斯伊萨港作为胡塞武装重要物资中转站,已经成为高危区域。 今年7月胡塞武装公然警告将袭击所有与以色列港口有合作的船只,不管目的地和船籍如何,这种无差别威胁迫使商船要么绕道要么冒险,全球贸易通道被武装冲突绑架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袭击开创的危险先例,国家行为体居然对民用商船动手,就在今年5月以色列还对也门西部两个港口实施空袭,胡塞武装则向红海北部一艘与以色列相关的油轮发射弹道导弹。 双方你來我往的袭击正在模糊民用与军事目标的界限,被卷入的国家越来越多,现在连希腊附近海域的国际救援船队也遭无人机攻击,意大利不得不派遣海军护卫舰保护。 这起事件告诉我们中东冲突正在进入新阶段,代理人战争不再局限于传统战场。一艘液化气船、一个普通港口、几十名船员,都能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 巴基斯坦货轮被炸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整个地区安全秩序的崩溃,未来的中东冲突会更加碎片化,无人机偷袭、扣押商船、网络攻击会成为家常便饭。 你觉得像巴基斯坦这样通过外交手段救回船员而不采取军事反制,是明智之举还是示弱表现?
以色列炸了巴基斯坦货轮,9月27日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了巴基斯坦一艘停靠在也门港口的
论史家
2025-09-30 17:30: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