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闹笑话了,他们拿阵风和歼-35A进行了对比,印度认为阵风的作战半径是1800公里,歼-35的作战半径是1500公里,所以阵风更胜一筹。但是他们没有明白的是,如果这两款飞机相遇的话,没等阵风看见歼-35,阵风就已经被击落了,并且还说歼-35没有实战经验,阵风有实战经验,但是全世界都知道阵风有被击落的经验。 阵风是法国达索公司搞出来的多用途战斗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2001年才正式服役法国空军。它用鸭翼设计,两台M88发动机,最大速度1.8马赫,作战半径1850公里,能挂各种导弹和炸弹。印度空军2016年买了36架,花了78亿欧元,主要用来对付边境威胁。歼-35A是中国沈阳飞机集团基于FC-31原型开发的隐身舰载机,2021年原型曝光,2024年正式亮相,2025年批量生产。它是双发五代机,强调低雷达反射,内置武器舱,作战半径1200公里,最大速度1.8马赫。印度媒体像WION电视台节目里,就抓住阵风航程长这点猛吹,说歼-35A是短腿鸡,飞不远就得回家。但他们没说的是,现代空战不光比谁飞得远,更看谁先发现谁。 印度媒体在节目中强调阵风有实战经验,比如在中东和印巴边境用过,能执行空中打击和侦察任务。但他们回避了阵风在2025年印巴冲突中的损失,那次巴基斯坦空军用歼-10C和PL-15导弹击落了印度阵风,残骸证据摆在那,全世界都看到了。法国情报也确认了至少一架阵风被击落,这让印度空军丢了脸。歼-35A虽没上过战场,但它是五代机,隐身能力强,雷达反射面积小得多。阵风是4.5代,靠外挂电子战吊舱降低可见度,但这远不如歼-35A的全机隐身设计。真对上,歼-35A能在几百公里外锁定阵风,开火前阵风可能还蒙在鼓里。 阵风的最大起飞重量24.5吨,能带更多燃料和武器,航程确实占优。但歼-35A作为舰载机,依托航母平台,实际作战覆盖范围更灵活,不只是单机1200公里那么简单。印度媒体把歼-35A当陆基机比,完全是偷换概念。再说导弹,阵风挂的流星导弹射程远,有无逃逸区大,但歼-35A能内置PL-15,隐身发射,先发制人。印度空军追加采购阵风的计划,花220亿刀买更多F4版,就是想维持空中优势,可技术代差摆在那,五代机对四代半,隐身就是王道。 印巴冲突让印度醒悟,花大钱买的西方武器不一定稳赢中国货。歼-10C在巴基斯坦手里干掉阵风后,印度媒体转移火力,瞄上歼-35A,说它没经验,可忽略了歼-35A继承了歼-20的成熟技术,在演习中证明可靠。阵风虽实战多,但包括被击落的黑历史。法国媒体都承认,中国战机表现超预期,让一些国家重新评估军购。中国军工水平上台阶,空间站、高铁、AI都领先,战机自然不差。 印度媒体的比较其实是心理安慰,阵风丢脸后,得找点优势维持面子。航程和经验听着好听,但空战节奏是秒级的,谁先开火谁赢。歼-35A的电子战系统一体化,传感器协作强,阵风的外挂吊舱体积供电有限,压制能力打折。国际专家指出,中国能造大飞机,军工已入世界一流。印度空军议会辩论追加阵风订单时,民众质疑花销,但媒体继续宣传,政治意味浓。 歼-35A定价5000万刀,隐身外形、AESA雷达、内部武器湾,速度Mach 2.0,负载7000公斤,虽航程短点,但实战中隐身更关键。阵风服务上限50000英尺,航程3700公里带副油箱,但对上五代机,容易成靶子。巴基斯坦看上歼-35A,想用来对付印度苏-30MKI和阵风,移转平衡。印度得加速AMCA五代机项目,不然差距拉大。 2025年印巴空中对峙,巴方用中国导弹击落阵风,暴露印度情报失误,以为超出射程,其实PL-15射远超预期。阵风飞行员自信满满,结果吃亏。这事后,印度空军反思任务规划,但媒体避谈,转而吹阵风多用途,能空对空、空对地无缝切换。歼-35A专注隐身突防,更适合现代战场。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6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