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确实霸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拉夫罗夫表示,所有人都不要忘记,在联合国,俄语也是官方语言,与英语的地位是一样的。 拉夫罗夫这一举动可不是耍脾气,而是有根有据的。联合国从1945年成立起就确立了六种官方语言: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这六种语言在联合国文件、会议发言中具有同等效力,任何国家代表都有权使用自己的母语发言。拉夫罗夫坚持用俄语,正是要提醒大家:语言平等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不能因为英语用得广就搞"语言霸权"。 咱们中文也一样是联合国官方语言!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文地位显著提升。现在联合国开会,中国代表可以直接用中文发言,同声传译会实时翻译成其他语言。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400多位外交官还一起吟诵《诗经》,这可不是作秀,而是中文国际地位实实在在的体现。就像俄罗斯外长说的,在联合国讲台上使用母语,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 联合国为啥要定这六种语言?标准可严格了:要么是创始常任理事国的语言(中英法俄),要么是全球使用人数多、影响大的语言(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为啥没入选?不是它们不好,而是不符合"使用范围广""文字体系独立"这些硬标准。这就像俱乐部会员制,资格早定好了,后来者想加入可不容易。 拉夫罗夫强调俄语地位,背后还有更深层的考量。这些年英语在国际场合几乎成了"默认选项",其他语言常被边缘化。比如记者提问总习惯用英语,好像别人必须迁就你似的。这种"语言霸权"其实是一种文化傲慢。拉夫罗夫用行动告诉大家:语言平等不是空话,每个国家都有权维护自己的语言权利。 中文在联合国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恢复席位时,联合国秘书处只有十几个中文翻译。现在呢?重要文件都有中文版,会议同传系统也完善了。这变化背后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贸易伙伴遍布全球,谁还敢忽视中文?就像俄罗斯外长说的,语言地位从来不只是语言问题,它连着国家主权和国际话语权。 拉夫罗夫这招确实高明。表面看是坚持用俄语,实则戳破了西方"语言特权"的窗户纸。想想看,要是每个国家都像俄罗斯这样捍卫母语,联合国才能真正实现"多语平等"。中文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们更该理直气壮地在国际场合使用。毕竟,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国家主权的象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