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周恩来提议入朝军队命名为“支援军”,然而黄炎培却提出异议:“自古道

高冷百灵鸟 2025-09-30 13:14:09

1950 年,周恩来提议入朝军队命名为“支援军”,然而黄炎培却提出异议:“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打这个不好打的仗,应该怎么打?有了一个正义之名,仗就好打喽!” 1950年,朝鲜战火刚刚点燃,局势瞬息万变。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周恩来,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深藏哲理的建议——将入朝的部队命名为“支援军”。这个名字,乍听之下平实无奇,但却饱含着一种深沉的战略智慧。 然而,正如所有伟大决策背后总会遇到不同的声音一样,黄炎培的异议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名”与“实”的辩论。“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他的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这个名字的根基上。名字,似乎不仅仅是标签,更是正义的象征,是士气的源泉,是士兵们心中的信仰。 “要打这个不好打的仗,应该怎么打?有了一个正义之名,仗就好打喽!”黄炎培的话,犹如一针强心剂,提醒我们:战争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一声口号就能赢得的。正义的名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战士们心中那份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与信仰。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战略,即使名字再响亮,也难以攻城略地。 这段对话,折射出战争的本质——不仅是武器和兵力的比拼,更是精神和信仰的较量。一个“支援军”的名字,或许能激发士气,但真正让士兵们冲锋陷阵的,是他们心中的那份使命感和对未来的希望。而这,正是中国人民在那段艰难岁月中,所展现出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胜利,背后都离不开“名”的力量。它可以激励士气,也能凝聚人心。但更重要的是,名号只是外在的符号,真正支撑一场战役、一个国家走过风雨的,是那份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信念。 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忆那段峥嵘岁月,不妨问问自己:我们是否还记得,名与实的关系?是否还懂得在拼搏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正义之名”?因为,只有在信仰和行动的共同推动下,任何困难都能被战胜,任何梦想都能变成现实。 这不仅是那场战役的故事,更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普通人心中的永恒话题。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正义之名”,也在用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光,再难的仗,也能打赢。黄炎培抗战对联 黄培炎 周培军

0 阅读:9
高冷百灵鸟

高冷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