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很弱?那是虚幻!实际上1978年以前,中国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很强大。大家30年饿着肚子,拼死拼活攒出来的轻重工业,都已经相当强大。 袁隆平教授的高产稻等一系列农技成果,也快要出来了。八十年代中国化肥工业崛起后,已经饿不着咱们中国人了。那几十年地球上,真的比综合实力成长快的,也就是日本和咱们。 1949 年刚建国时,全国钢产量才 15.8 万吨,连钉子都得靠进口,被人笑话 “连自行车都造不明白”。可到了 1978 年,钢产量直接冲到 3178 万吨,是建国时的 201 倍,在全世界能排到第五位。 原煤产量更厉害,从 3200 万吨涨到 6.2 亿吨,稳居世界第三,这些黑疙瘩撑起了工厂的锅炉、火车的烟囱,更撑起了工业化的底气。 大庆油田 1976 年就实现年产原油 5000 万吨,1978 年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保持这个产量,靠着这股劲儿,全国原油年产量直接突破 1 亿吨,一下跨入世界石油生产大国行列。 想想看,当年王进喜们跳进泥浆池搅拌的身影,可不是白拼的,那些原油变成了拖拉机的燃料、军舰的动力,更变成了不看别人脸色的底气。 而机械工业更是从无到有建起了体系。长春一汽 1978 年一年就生产了 58227 辆汽车,提前 15 天完成计划,创造了建厂以来最好的均衡生产水平。 要知道,从 1956 年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到七十年代能稳定量产,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摸着石头过河搞出来的技术。 还有机床工业,当年沈阳机床厂造出的重型机床,能加工几十吨重的零件,要是没有这本事,核潜艇的螺旋桨、大口径火炮的炮管根本造不出来。 更别说全国建起的 8 万多座水库、5249 处万亩灌溉区,这些能抗灾的基础设施,哪一样不是靠重工业造出的机械挖出来、筑起来的?1978 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 1949 年多了 3212.5 万公顷,这都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铁证。 不仅如此,军事工业的硬实力更是让西方跌破眼镜。1964 年 10 月 16 日,罗布泊的一声巨响,中国成了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短短两年八个月后,氢弹又试爆成功,这个速度比美苏英都快得多。 1970 年 “东方红一号” 卫星上天,那首太空传来的乐曲,宣告中国掌握了洲际导弹的核心技术 ,能把卫星送上天,就能把弹头送到想去的地方。 1974 年,第一艘核潜艇 “长征一号” 正式服役,从此中国有了水下核盾牌,要知道当年苏联撤走专家、美国严密封锁,连个参考图纸都没有,全靠工程师们用算盘和尺子一点点算出来。 还有歼 - 7 战斗机,七十年代已经实现量产,虽然比不上西方最先进的机型,但在国土防空里硬是撑起了一片天。想想看,要是工业真弱,这些国之重器能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有人说当年轻工业不行,可谁忘了那时候的 “三转一响带咔嚓”?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牡丹牌收音机,哪一样不是轻工业工人千锤百炼造出来的? 1978 年虽然全国汽车产量才 14.9 万辆,但一汽的解放卡车能在烂泥地里拉钢材,东风牌汽车能开到三线山区建厂,这些实用的产品,比那些华而不实的进口货更顶用。 而且轻工业总产值在 “三五”“四五” 时期每年都保持 10% 左右的增长,不是没发展,是咱们把有限的资源先砸给了能保家卫国的重工业,这是取舍,不是无能。 工业发展赶上了,咱们的吃饭问题也跟着一起迎来了新篇章。袁隆平教授 1973 年就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1974 年的 “南优 2 号” 亩产直接从 300 公斤涨到 500 公斤以上,只是那时候还没大规模推广。 1978 年全国化肥产量才 869 万吨,地里的庄稼 “吃不饱”,就算有好种子也长不出好收成。可等到八十年代化肥工业起来了,1985 年化肥产量冲到 4126 万吨,再配上袁教授的杂交稻,粮食产量一下就上去了,这才彻底告别了饿肚子的日子。 所以说,论综合实力的成长速度,那三十年咱们真是拼出了奇迹。1978 年中国 GDP 虽然只有 1495 亿美元,排世界第十一位,但从 1952 到 1978 年,年均增速保持在 6.1%。 要知道咱们起点是啥?是被战火炸成废墟的国土,是连火柴都叫 “洋火” 的家底。日本战后靠美国扶持,起点比咱们高得多,能和它比着涨,已经是逆天改命。 更别说咱们建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从钢铁到机械,从能源到军工,小到螺丝钉大到原子弹,全能自己造,这在发展中国家里绝无仅有。 1978 年前的中国不是弱,是在打地基,是在攒力气,那些重工业的厂房、军事工业的图纸、农业的技术储备,都是给后来的腾飞铺的路。没有那三十年的死磕硬拼,哪来改革开放后能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基础?哪来能自主研发的技术底气?
你以为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很弱?那是虚幻!实际上1978年以前,中国的重工业和军事
云景史实记
2025-09-30 08:10: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