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台的“耐心”,已经正式宣告用尽!岛内作家雁默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陆的统一路线图,已经画好,不再需要看台湾任何政党的脸色。 从现在起,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唯一的选择,就是决定自己被统一时的“姿-势”,是舒坦一点,还是痛苦一点。 大陆对台政策演变源于长期积累的现实考量。早在1992年,两岸通过香港会谈达成口头理解,形成一个中国原则各自表述的基础,这被视为国民党推动和平交流的桥梁。然而,进入2020年后,国民党在多次选举中失利,开始淡化这一理解,转而强调经济利益,避免涉及国家认同议题。 国台办多次公开表示,国民党两岸思路趋于消极,提出的条件超出可接受范围。2024年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只提和平互动与贸易机会,回避统一字眼,导致大陆从对国民党抱有期待,转向直接关注台湾民众。政策调整为惠台措施直达基层,绕过台北政治争斗。这种转变标志着大陆统一进程不再依赖政党信号。 雁默在多篇评论中剖析这一变化,他认为大陆统一规划已在高层形成,路径明确。2025年国台办重申,坚持原有理解方可开启协商,反对任何分裂行为。国民党内部却含糊其辞,只谈互惠合作,避开框架讨论。这让国民党陷入生存困境,只求短期经济获利,无视长远目标。大陆随之收紧政策,互动重点从政党移向民众。2025年海峡论坛吸引7000多名参与者,青年占比高,活动涵盖基层对话与融合发展。通过这些举措,大陆拉近民心,国民党党内分歧加剧,有人主张重提理解,有人顾虑岛内压力。民进党则强化对外联系,赖清德访美等举动进一步凸显其立场。 统一路径包括扩大交流,三通逐步恢复,各领域合作深化。实际行动中,东部战区2025年4月在马祖周边开展军演,陆海空火箭军协同,进行多向精确打击训练。这显示大陆在和平方案外,也备有军事选项,通过两岸举措引导民意调整。 惠台资金支持青年创业,水果出口渠道畅通,教育项目落地。国民党在竞选中转向迎合对手,回避原有理解,民进党推进分级戒严,限制民众活动。大陆策略转为直接面对人民,统一步伐不视蓝绿举动。这种调整源于国民党渐变立场,2020年建议搁置理解后,国台办批驳信任缺失。2024选举落败,国民党主席只议补贴,党内争论渐弱。 国民党不愿释出军权外交,暴露其意图。大陆政策维持单轨,2025年资金直投基层,渔港援助船只停泊,渔民获益。国民党策略会中,重提框架声音渐弱。民进党紧抓外联,官员匆忙登机访外。统一势头推进,进程依配合而定。雁默持续追踪动态,指出蓝图不变,台湾政党仅决定姿态,顺从则轻松,反抗则艰辛。根据官方白皮书《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反对外部干涉。民进党当局歪曲否定原有共识,推行去中国化,勾连外部势力谋独,导致两岸紧张。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党内分裂,缺乏重拾自信的领袖,难以成为可靠伙伴。 大陆统一事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分裂。国民党近年变化大,从寄希望对象转为旁观者。202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倒数,参选人领表登记,党内一度九人角逐,但热门人选拒绝接棒,党内斗争激烈。民进党内部派系争斗更甚,资源分配引发冲突。大陆政策不理蓝绿表演,聚焦融合发展。海峡论坛等活动证明,民众交流已成为主流。统一路线图成型,推动交流扩大,不再等政党信号。国民党模糊国家认同,捞利益为主,资格渐失。民进党顽固立场,大陆早无幻想。 大陆对台耐心耗尽,不是冲动,而是积累结果。国民党两岸思维变消极,国台办点名批评。2025年展望,推动各领域深入合作,不是空话。军演环台,东部战区齐动。和平计划备着,备用非战方式。雁默系列文字谈处理中华民国表达,促民心变。路线图画好,直面人民。国民党渐绿,选战拿香拜绿。民进党推戒严,大罢免囚禁民众。大陆斗而不破,赖清德成逗猫棒。进程加速,蓝绿选姿势。
国民党顽固派气焰何等嚣张!近来,台湾的国民党顽固派似乎正在掀起一
【209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