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事件后为什么没人进店?不是嫌贵,是人心丢了 兰州中心商场的西贝门店里,服

金顺娱乐 2025-09-29 19:12:24

西贝事件后为什么没人进店?不是嫌贵,是人心丢了 兰州中心商场的西贝门店里,服务员望着空旷的大厅叹气:“现在几乎没人了”。曾几何时,这里饭点排队等位是常态,如今单日营收最高暴跌300万元,370多家门店客流集体遇冷。西贝的冷清从不是偶然,而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必然结果——比起预制菜本身,更伤人的是品牌的态度。 信任崩塌始于“说一套做一套”的欺骗感 消费者反感的从来不是预制菜,而是“被蒙在鼓里”的滋味。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起初斩钉截铁宣称“100%没有预制菜”,甚至要起诉质疑者罗永浩,可记者实地探访却发现,羊排、烤鱼都是冷冻半成品,解冻复热就能上桌,连西兰花这类蔬菜都用速冻预制品。 这种矛盾让老顾客彻底寒心。要知道西贝能年接待3766万人次,靠的正是“食材纯天然”“百分百现做”的招牌,尤其吸引了大批带娃就餐的中产家庭[__LINK_ICON]。当家长发现给孩子点的鳕鱼条是冻品,牛肉焖饭用的是预制酱,所谓“儿童餐首选”的滤镜瞬间破碎。信任建立需要几十年,摧毁却只需要一次谎言。 灾难公关让反感雪上加霜 如果说虚假宣传是第一记耳光,那后续的公关操作就是往伤口上撒盐。争议发酵后,西贝没先解决食材透明化问题,反而接连放出两则“煽情故事”:一会儿是7岁孩子哭闹着要吃西贝说服妈妈,一会儿是服务员给大爷一碗汤就被送北京套房[__LINK_ICON]。 这些情节离奇的内容不仅没挽回人心,反而引发更强烈的反感。网友扒出按视频所述,那位服务员当年可能15岁就入职,涉嫌雇佣童工,而西贝客服只说“真人真事”却答不上入职年龄问题[__LINK_ICON]。律师直言,这些故事和食材真相毫无关联,拿孩子和老人说事,反而显得心虚又刻意。更讽刺的是,创始人贾国龙没给出合理解释,反倒清空了社交账号,只剩一条年营收62亿的旧视频[__LINK_ICON],这种逃避姿态彻底耗尽了公众耐心。 整改诚意不足,难以重建信任 直到客流腰斩、营收暴跌,西贝才仓促推出整改措施,宣布10月前将央厨预制环节改到门店现做,比如羊肉串要现切现串,卤肉要门店现卤[__LINK_ICON]。可现实是,整改10天后,多数门店只完成了3项调整,理由是“连锁企业整改难度大”。 消费者早已不吃这套。福州一家西贝门店负责人坦言,周末营业额从8万跌到4万,即便发100元代金券,短暂回升的客流也难掩信任裂痕[__LINK_ICON]。大家真正想要的,是明明白白的知情权——哪些是现做,哪些是预制,而不是出事后才临时抱佛脚的补救。 西贝的冷清,本质是餐饮行业的一堂公开课: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但前提是真诚与透明。当一家企业把顾客当“可以忽悠的傻子”,用煽情代替真诚,用逃避代替担当,即便门店装修再精致,整改口号喊得再响,也留不住转身离开的食客。毕竟餐饮的本质,从来都是良心换人心。西贝餐饮

0 阅读:569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7

用户13xxx07

7
2025-09-30 00:04

福州的西贝居然还有四万一天的营业额,说出来我真不信,福建人和广东人饮食差不多,也是讲究食材新鲜,这去吃的四万,是西贝请的吗

用户14xxx11

用户14xxx11

4
2025-09-30 00:38

还活着呢?还没倒闭?过几天我再来问问

对方正在怼入

对方正在怼入

3
2025-09-30 00:04

一亿条水鱼,笑喷了

看的最远的地方

看的最远的地方

3
2025-09-30 02:47

居然,还有营业额😓😓😓

金顺娱乐

金顺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