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签证引起互联网上的很多担忧,老胡认为,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就设置K签证的目的、将如何执行它、对该签证启动后实际效果的初步评估,以及防止它走向偏差的管控措施等向公众做一些说明,以安人心,以正视听。
移民问题是当今世界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而且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这个问题在他们的社会里很容易被政治化。特朗普崛起、意大利梅洛尼政府上台,德国选择党和英国“改革英国”党等取得成功,重点打的都是反移民牌,日本在不久前的参议院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参政党”从之前仅占1席猛增到赢得15席,靠的也是打反移民牌。这些都说明,抵制移民现在是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内部的“民心所向”。
中国不是传统移民国家,历史上几次种族大融合之后,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种族面貌稳定了下来,即使改革开放之后,也没发生很大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崛起,少数外国人在华违法犯罪,或者他们有严重违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被曝光出来,每一次都很轰动,聚集起了公众对部分低质外国人进入中国的强烈反感。
一些大学接收了部分第三世界留学生,并且基于对外关系的考虑,对他们给予一些照顾,这本是中国大外交的一部分,其中有个别留学生行为失德,表现乖张,在互联网上一出现,很容易刺激网上情绪,这是互联网时代很难避免的刷屏效应。
客观说,外国人在中国的数量目前很少,在外国出生并实时在本国逗留者占本国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里德国最高,占18%,美国其次,占15%,日本是3%。中国没有相关统计,但我看到一些估计,这个数字大约是0.1%-0.2%。目前来中国的外国人绝大多数都是短期停留,在华工作甚至称得上是“移民”的外国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然而互联网传播给人的印象并非如此,网上的各种信息描绘或者暗示了外国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外国人正在加速涌入中国,而且情况似乎正在失去控制。
老胡建议国家相关机构和权威媒体直面网上的各种困惑和传闻,有些情况可以用数据说话,把政策条文背后的执行逻辑和要求也告诉大家,让公众对外国人来华的情况形成客观全面的了解。
公众的担心和意见都不是凭空而生的,政府相关机构理应重视它们,并且与公众共情。老胡相信,国家推出K签证一定是落实人才战略的一项特殊安排,但是面对公众现实的不解,需要耐心说明、沟通,这也是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
老胡想提醒,移民问题如果不充分沟通好,打消人们的各种疑虑,那么这个问题是有长期发酵隐患的。虽然中国的体制不允许某个政党或组织借移民问题兴风作浪,但如果围绕它的困惑是切实存在的,而且绵延不绝,那么它的后果会以其他形式冒出来,侵蚀、冲击我们的社会团结。所以对这个问题千万轻视不得。#中国决定增设K字签证# #热点解读#
熊猫
胡西贝,不准打“我们”胡西进,那张脸只能“胡东进”来打
道释儒法兵墨纵横
胡锡进不了解研发,不同文化、不同基因的理工科人才的思路不一样,有助于中国研发多快好省、不犯片面的错误
道释儒法兵墨纵横 回复 09-29 18:55
所以说,文科生对于理工科研发的战略和预研体系,有最高瞻远瞩的视野,因此讲,理工科产品最终的运用要在文科,否则,走不长、走不远,故,文理有分有合,文科生郭沫若当了中科院的第一任院长、四梁八柱架得更全面
道释儒法兵墨纵横 回复 09-29 18:11
中国的DeepSeek相对于美国Open的低成本,就是华人思路不同,背后是文化和哲学以及基因视野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