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专家们干嘛去了?一个名叫卡蒂的英国学者花了十年时间,翻遍档案告诉全世界:南海是中国的! 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真是脸上发烫:我们的专家学者去哪了?怎么让一个英国老教授,花了十年工夫,从故纸堆里把证据一件件翻出来,告诉世界南海是中国的。 这位名叫安东尼·卡蒂的学者,本来研究的是国际法,和南海八竿子打不着,直到2009年一场会议上,他听着一些人空口无凭地质疑中国主权,学者那股子对真相的执拗劲儿上来了,他决定自己去查,看看历史究竟是怎么写的。 这一查,就是一场孤独的远征,没有官方资助,全靠个人积蓄,年近花甲的他甚至从零开始啃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字典,他的战场,是英国国家档案馆阴冷的地下室,是法国外交部积满灰尘的库房,是从伦敦到巴黎再到美国的漫长旅途。 这些档案就静静地躺在那里,有些甚至虫蛀霉变,等着一个人把它们唤醒,卡蒂就像个侦探,戴着白手套,把这些被遗忘的拼图一块块拼接起来,他翻出的不是什么新出土的秘闻,而是西方国家自己百年前的官方记录。 法国1921年的内部文件,白纸黑字写着西沙群岛“毫无争议属于中国”,荷兰殖民档案里,记着1911年荷兰商船曾向中国政府申请在南沙的捕捞许可,最关键的,一份1946年英国驻港总督发给伦敦的密电里说:“中国军队接收南沙群岛,符合历史事实与国际惯例。” 这些“自家”的记录,比任何辩论都更有力,总不能不信自己国家一百年前的文件吧?卡蒂的研究之所以震撼,力量就在于此,他用的不是“中国说法”,而是西方人自己留下的铁证。 卡蒂对真相的执着,近乎痴迷,他整理的笔记足足有37本,有一次为了复印一份19世纪的航海日志,他特地从伦敦飞到新加坡,结果档案正在修复,只能隔着玻璃看,他后来说,当时急得差点哭出来。 这份执着,也源于一份家族记忆,2009年他在整理祖父遗物时,发现了一张1935年的南海海图,他的祖父曾是英国商船船长,在这张海图上,南沙群岛被清晰标注为“中国领土”,旁边还有一行红笔小字:“渔民世代在此作业。”祖父的话“那里的每座岛礁,都刻着中国渔民的印记”,成了他求证的起点。 当卡蒂的书《南海的历史与主权》在英国出版后,他收到了许多来自中国的信。 海南的老渔民寄来父亲辈的航海日志,广州的学者发来一张与他祖父海图惊人相似的清代《海疆图》,还有一位南沙守岛战士,寄来一张岛礁上五星红旗的照片,背面写着:“谢谢您,让世界听到真相。” 去年冬天,卡蒂受邀来到三亚,当他站在渔港,看到渔民们整理渔网准备出海,就像看到了祖父笔下从未改变的景象,他突然红了眼眶,当地渔民拉着他上船,端上一碗刚煮好的鱼汤说:“这是南沙的鱼,您尝尝。”那一刻,所有在档案馆里熬过的夜,都值了。 与其脸红,不如说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提醒,我们的专家几十年如一日地深耕,成果丰硕,但这些成果大多没能走出学术圈。 我们缺的不是研究,而是把故事讲给世界听的能力,卡蒂用最朴素的方式,让证据自己说话,面向公众,而不是少数专家。 一个外国人,不站队,不煽情,只是安静地把被遗忘的真相摆在桌面上,他说:“学者的使命,就是让真相不被遗忘。” 这件事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就藏在泛黄的纸页里,在渔民代代相传的记忆里,它从不因争吵而改变,脸红之后,我们更需要行动,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把自己的故事讲清楚。 以上信息来源于上观新闻 国际法专家安东尼·卡蒂: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7评论】【19点赞】
用户10xxx26
扯哟,只是映证而已。别这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