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有一次,主持人问李菁:“你离开德云社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李菁说了两个理

芸霄记史 2025-09-28 23:45:44

[微风]有一次,主持人问李菁:“你离开德云社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李菁说了两个理由,却让不少郭德纲的粉丝瞬间沉默。   时间拨回到2010年夏天,那时德云社因为“弟子打记者”的风波闹得全国沸沸扬扬,演出一度停摆。   就在外界还等着郭德纲的回应时,李菁和何云伟却突然在半夜发了声明,宣布退出,消息一出,很多观众一开始愤怒,但看了李菁的解释后,慢慢竟然无话可说。   其实要明白这个决定,还得从更早说起,1995年,李菁还是个大学生,却毅然停下学业,跑到北京追相声。   当时的他和郭德纲、张文顺走到了一起,三个人在小茶馆搭台子,自己吆喝揽客,说段子一说就是三四个小时,台下可能只有寥寥几个人。   艰苦是真艰苦,可他们始终咬牙坚持,李菁既要上台说段子,也要管宣传和协调,一天到晚连轴转。   转机出现在新世纪,郭德纲靠电台打开了知名度,观众越来越多,票价也涨了起来,德云社终于有了规模。   年轻弟子陆续加入,演出档期排得满满当当,李菁和何云伟的搭档也逐渐出圈,拿了奖,算是站在了舞台的高光时刻。   但热闹的背后,矛盾悄悄埋下,李菁发现新人被推上舞台的速度太快,基本功还没扎实,就得上台面对观众。   外行也许看不出,可老相声人一听就心里发凉,他心里很明白,相声不是速成品,台上几分钟的效果,背后得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夫。   到了2009年以后,德云社人员增多,后台的氛围却越来越冷清,早年大家挤在一起喝茶聊天,那时有说有笑。   可后来,圈子逐渐围着郭德纲转,身为创始人的李菁反倒觉得自己在一边成了“外人”,这种落差,让他很难受。   2010年那场打记者的风波,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留下,于是毅然选择退出。   他坦言:一方面和资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理念,德云社在急速扩张的过程中,变了味,他不想看着一群没准备好的新人硬被推上台去糊弄观众。   离开之后,李菁没有放下相声,他和何云伟继续坚持在小剧场演出,还尝试影视作品,把路走得更宽,他一直强调,这不是背叛,而是为了守住最初的那点热爱。   郭德纲对这事几乎没有回应,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两人偶尔再见,也就点头寒暄,不再有昔日的亲密。   让人唏嘘的是,早在2009年,张文顺便离开了人世,这位老人没能看到后来的一切,而李菁在吊唁时曾落泪,他心里清楚,如果老张还在,事情或许不会走到这一步。   回过头看,李菁的退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年累积的结果,他始终坚信,相声的根基在于真功夫,而不是靠追风和快钱,商业化是时代趋势,但传统的味道不能丢。   德云社如今的成绩有目共睹,而李菁的坚守同样值得被记住。   他用自己的离开,提醒我们:如果相声一味追逐名利,最终失去的不只是观众,更可能断了几代人的传承。   【参考信源:《非常静距离》李菁 何云伟】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