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歼 20 都造出来了,却造不出美国阿帕奇这种直升机?说实在话,阿帕奇直升机自问世以来,稳坐全球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头把交椅,但中国的歼 - 20 一出场,其他战机都得靠边站站。 这两种装备的作战定位,从根上就不一样。 歼 - 20 是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核心任务是争夺制空权,要在万米高空超音速巡航、躲避雷达探测,靠的是隐身涂层、先进航电和气动布局。 阿帕奇是 10 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得贴地飞行、扛着装甲冲锋,专打坦克、支援步兵,靠的是大马力发动机、耐揍的旋翼和精准的对地武器。 一个是 “天空利剑”,一个是 “地面堡垒”,技术赛道完全不同,不能用歼 - 20 的突破,直接套用到直升机领域。 美国在阿帕奇身上,堆了近 40 年的技术积累和实战经验。 1976 年阿帕奇原型机 YAH-64 首飞,1984 年正式列装,至今已发展出 AH-64A、D、E 三个主力型号,生产总量超 2500 架,卖给 17 个国家。 它的实战履历更是丰富:1989 年巴拿马战争首秀,1991 年海湾战争一天摧毁 200 多个装甲目标。 美国陆军的阿帕奇总飞行时数已突破 500 万小时,相当于每天有 300 架同时升空训练。 打一次仗就改一次,比如伊拉克战争后升级毫米波雷达,能同时跟踪 12 个目标。 近年又加装无人机控制模块,可指挥 “灰鹰” 无人机协同作战,这些靠实战磨出来的改进,不是纸上谈兵能追上的。 中国武装直升机的起步,比美国晚了整整 30 年,基础差距曾十分悬殊。 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才启动 “40 号机” 武装直升机预研,当时连气动数据都得靠纸带记录,用箩筐挑回实验室人工计算,连专用的直升机发动机都没有。 直到 2003 年直 - 10 首飞,才算有了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但它是 6 吨级中型机,比 10 吨级的阿帕奇轻了近一半,核心差距就在发动机。 阿帕奇早期用的 T700 发动机有 1690 马力,最新的 T901 发动机达 3000 马力,而直 - 10 初期用的涡轴 9 发动机,仅 1300 多马力,为了减重甚至不得不拆装甲。 发动机和旋翼传动系统,是中国直升机绕不开的两道坎。 阿帕奇的 T700 发动机,每 1000 飞行小时故障拆换率仅 0.29,润滑油漏光还能持续运转 60 分钟,足够飞行员迫降。 它的主旋翼用不锈钢蒙皮加复合材料,能扛 12.7 毫米子弹,传动系统无油状态也能转 60 分钟。 我国涡轴发动机直到近年才追上:涡轴 16(中法联合研制)2021 年才获生产许可。 功率 1240 千瓦(约 1685 马力),刚够支撑中型机;重型机需要的 2000 马力以上发动机,仍在研发中。 旋翼传动系统更复杂,直 - 10 早期因材料不过关,桨叶寿命和抗弹能力都不如阿帕奇,直到近年采用国产复合材料,才逐步缩小差距。 发展重点的差异,也让直升机进度慢于战斗机。 21 世纪初,我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敌方先进战机,因此优先集中资源突破歼 - 20 的隐身、超音速巡航技术,毕竟制空权没了,直升机再强也会成为空中靶子。 美国冷战时最怕苏联坦克群,所以全力发展阿帕奇这类反坦克利器,把直升机当作地面作战核心。 直到近年,我国才有余力全力推进重型武装直升机研发,目前直 - 10 改进型已换用更强发动机,能加挂更多武器和装甲;传闻中的重型直升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现在说 “造不出阿帕奇” 已不准确,而是 “还在追赶路上”。 歼 - 20 的成功,靠的是集中突破关键技术;直升机需要的是发动机可靠性、旋翼寿命、实战经验这些 “慢功夫”,不能急于求成。 随着涡轴发动机技术成熟、复合材料应用突破,再加上更多训练和演习积累经验,我国迟早能造出比肩阿帕奇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信源:中国连歼20都造出来了,为啥30多年前的阿帕奇,现在还造不了?——千龙速闻
说一个对美国很残忍的事!以目前的技术水平,9架F22或许可以击落一架不带无人
【209评论】【152点赞】
用户10xxx84
之前需要的时候是技术不行,现在技术行了有没有需求了,现在的便携式防空导弹让大型直升机生存艰难,现在发展大型直升机跟不上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