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论坛有人声称:若中国禁止美加入中国空间站,美有权将其击落 1998年国际空间站项目启动时,美国牵头,俄罗斯紧跟着加入,这两个冷战时期的老对手居然联手搞起了太空工程,一下子吸引了16个国家参与进来,有欧洲的多个国家,还有日本、加拿大、巴西这些,大家都想在太空探索里分一杯羹。 这个空间站可不是小工程,从1998年11月俄罗斯发射“曙光号”多功能舱开始,前前后后建了12年多才基本完工,总质量达到400多吨,差不多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光是航天飞机就为它发射了37次,还有上百艘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来回运送物资和人员。 当年这阵仗确实风光,美国靠着这个项目牢牢攥住了太空探索的话语权,不过那时候他们压根没把中国放在眼里,1993年和1998年中国两次申请加入,都被以“技术不达标”为由拒之门外,到了2011年更是干脆通过《沃尔夫条款》,用立法的形式彻底切断了NASA和中国航天的官方合作,时任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还打着“防止技术泄露”的旗号,把门关得死死的。 他们大概没料到,这扇门关上的同时,中国反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3年神舟五号把人送上天,中国一步步扎实推进,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2022年7月和10月“问天”“梦天”实验舱先后对接,短短一年多就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基本构型,这个总质量66吨的“太空家园”在400公里左右的轨道上稳定运行,设计寿命至少10年,搭载的机械臂能轻松抓起25吨重物,霍尔推进器和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水准比国际空间站的老设备先进不少,甚至还装了5G网络,对比之下,运营了二十多年的国际空间站早就老态龙钟了。 2024年美国航天局的报告显示,国际空间站上至少有50处“令人担忧的隐患”和4处裂缝,每天漏气超过1公斤,2025年更是多次发生漏气事故,光维修就花了上亿美元,还有588个部件超期服役,原本计划2024年退役,勉强延到2030年,可谁都知道它撑不了太久。 这边中国空间站一建成,就主动向全球抛去橄榄枝,2020年公开征集国际合作项目,27个国家蜂拥而至,最终18个国家的项目入选,意大利的生物实验、瑞士的量子通信、巴基斯坦的遥感载荷都搬上了天宫,巴基斯坦还选了两名航天员在中国训练,很快就能进驻空间站。 唯独美国没在名单里,不是中国不让进,而是他们提交的项目科研价值不足,还达不到中文沟通能力等硬性要求,更关键的是,《沃尔夫条款》自己捆住了NASA的手,就算想合作也没法动用政府资金。 有意思的是,美国科学家早就按捺不住了,2025年中国分享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时,纽约州立大学的蒂莫西·格洛奇团队只能靠私人渠道资助才能拿到60毫克样品,NASA眼睁睁看着却插不上手,这种憋屈劲儿可想而知。 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论坛上冒出了“中国不让加入就击落空间站”的说法,仔细琢磨琢磨,这想法简直像小孩子闹脾气。 先不说法律层面,1967年生效的《外层空间条约》写得明明白白,太空是全人类的,禁止任何敌对行动,中国作为空间站的登记国,对天宫拥有完全管辖权,美国自己也是签约国,真要动手就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相当于打自己的脸。 技术上更是行不通,天宫空间站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飞行,要精确击中这个高速目标本身就是巨大挑战,更别说击落会产生数万块太空碎片。 2007年中国一次反卫星试验就产生了2300多块可追踪碎片,2021年俄罗斯的试验也留下1500多块,这些碎片在轨道上能飘几十年,形成的“垃圾云”会威胁所有航天器,国际空间站本来就老化漏气,再被碎片撞一下,恐怕直接就得提前退役,美国自己的上千颗卫星也得跟着遭殃,这哪里是打击别人,分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航天设备。 更现实的是,美国现在根本离不开空间站。他们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进展缓慢,商业空间站还在画图纸,SpaceX、蓝色起源这些公司的项目连影子都没见着,等到2030年国际空间站一退役,太空里能正常运转的空间站就只剩中国天宫了。 到时候美国的航天员要想上天做实验,要么求着中国开门,要么就只能在地面上干瞪眼。NASA前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早就说过,《沃尔夫条款》根本没挡住中国航天,反而推着中国加速发展,现在这话彻底应验了。 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平均年龄才30多岁,嫦娥六号已经从月球背面带回了美国都没有的月壤,鹊桥二号实现了地月通信突破,技术链条越拉越全,而NASA里不少人都快到退休年纪了,这种差距可不是喊几句“击落”就能弥补的。 说到底,论坛上的这些论调,不过是面对中国航天崛起的焦虑表现。当年把中国拒之门外的时候,大概没料到自家的空间站会老得这么快,更没料到中国能靠自己建起更先进的空间站。现在一边被自己的法律捆着手脚,一边看着别人的空间站热火朝天,难免有人急火攻心说出浑话。
美论坛有人声称:若中国禁止美加入中国空间站,美有权将其击落 1998年国际空间
迎丝的趣事
2025-09-28 10:49: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