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前一把手发布重磅兵推结果:大陆随时可收台,台军舰队需在东岸集结,方能与解放军

桑代克 2025-09-28 10:13:54

台军前一把手发布重磅兵推结果:大陆随时可收台,台军舰队需在东岸集结,方能与解放军一战  6月10日至11日,台军前总参谋长李喜明搞了场所谓的“重磅兵推”, 9月26日正式对外发布了总结报告,这下算是把台军那点家底和盘托出了。这场兵推可不是小打小闹,筹备了足足九个月,拉了美国前参联会主席穆伦、前太平洋司令布莱尔,还有日本前统合幕僚长岩崎茂等一大帮美日退役高阶将领来站台,加一起能有“数十颗星星”,阵仗搞得挺大。 他们设定的剧本是“2030年大陆武力攻台”,推演下来,结论很直接:大陆已经具备随时收台的能力,台军要想勉强过招,就得把舰队主力早早拉到东海岸集结,躲开解放军第一波锋芒,否则根本没得打。 为啥非得往东海岸躲?这背后是台军被现实啪啪打脸后不得不做的调整。过去几十年,台军一直觉得台湾东部有中央山脉挡着,算是“安全后院”,重兵都摆在面向大陆的西海岸。 可这几年解放军行动彻底打破了这种幻想。从去年的“联合利剑”演习到今年的“海峡雷霆”演习,解放军舰机频繁出现在花莲、台东外海,就连山东舰航母编队也直接开到台湾东部海域起降歼-15战机,相当于在太平洋有了移动基地。 台军这才惊醒,所谓“火力死角”根本不存在,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自己也承认,“一旦开打,台湾没有前方后方之分”。所以兵推才急着要把东岸当作战力保存的关键,指望依托花莲的佳山基地、台东的志航基地这些挖空山体建的地下机库,保住海空军力量,避免一开战就被团灭。 但这点“战力保存”的算盘,在解放军绝对实力面前更像是一厢情愿。美军外泄的机密文件评估过,台军想把所有战机安全转移到东部地下基地,至少得花一星期,战场上根本来不及。 而且台军内部为“怎么打”吵翻了天,李喜明这类“知美派”拼命鼓吹“不对称作战”,觉得应该多搞微型导弹突击艇、无人机这些小玩意,学乌克兰用“刺猬战术”拖延时间。他任内力推的“微型导弹突击艇”项目,想造60艘带两枚雄风导弹的小艇藏渔港里打游击,结果他一下台,海军立马以“不符合作战需求”为由撤案,之前投的2亿多新台币设计费打了水漂。 传统“大军团派”则坚持买大型装备,比如66架F-16V战斗机、M1A2T坦克,还自造潜艇。这种路线摇摆让台军资源更分散,连自家退役上将夏瀛洲都吐槽,现在兵役才4个月,“不教而战谓之杀”,年轻人连为谁而战都不知道,哪来的战斗力? 兵推还暴露了美日角色的尴尬,推演中,台军被要求“不发第一枪”,美日则要到中后期才“有条件介入”。表面看是盟友撑腰,实则算计满满,美国一边催台湾买“海马斯”火箭炮、“毒刺”导弹这类“不对称”武器,把台湾武装成“刺猬岛”,另一边却对台湾求购的E-2D预警机、MH-60R反潜直升机等大型装备说“不”,生怕台军有了硬骨头反而不好控制。更讽刺的是,今年“汉光兵推”还偷偷加入“撤离美国侨民”的剧本,说明美国早备好了跑路方案。 日本前顾问岩崎茂参与兵推,看似积极,但历史上日本曾从台东偷袭登陆的教训,让这种合作更像引狼入室。 说到底,美日就是把台湾当棋子,真出事时,“棋子”变“弃子”是分分钟的事,夏瀛洲说得直白:“美国承诺不可信”,南越、阿富汗就是前车之鉴。 这场兵推的真实意图,与其说是找对策,不如说是李喜明这些“知美派”借机造势,推动“不对称防卫”主导台军路线。毕竟赖清德上台后,一边喊着防务预算要涨到GDP的3%,一边又对美军购大开口,买F-35、宙斯盾舰。兵推结论正好帮他们应付美国压力,偷渡“以武谋独”。 但大陆的反制早已升级,不仅战机绕台架次同比增三成,全方位覆盖台岛,还精准封锁台湾军工供应链。解放军态势更表明,所谓“台军东集结”不过是拖延时间,改变不了结局。 说到底,这场兵推扯下了台军“以武拒统”的遮羞布,东部不再安全,美日靠不住,内部路线扯皮,而大陆的收台能力已是随时待发。兵推越渲染细节,越暴露台军的无力和“台独”的绝望。

0 阅读:0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