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单方面违背美欧贸易协定,将欧盟关税提升至100%,欧洲舆论“炸锅” 来源

烁耀中原 2025-09-27 21:11:30

特朗普单方面违背美欧贸易协定,将欧盟关税提升至100%,欧洲舆论“炸锅” 来源:国际大表姐 一、100%关税!一纸声明撕毁刚签完的协议 “若企业已在美国启动药品生产投资,可获得豁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这句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当地时间9月25日,他宣布自10月1日起对进口的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直接将今年8月美欧之间刚刚达成的15%关税上限协议撕得粉碎。 就在特朗普宣布此决定的第二天(26日),欧盟委员会还对外表示已同意对美国药品关税设定15%的上限,旨在“为欧洲企业提供保障”。这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勾勒出当前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真实图景:一方仍在按协议规则出牌,另一方却已随时准备掀翻牌桌。 特朗普此举,不仅让欧洲舆论“炸锅”,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一种极其危险的“交易式外交”:协议的有效性,不取决于白纸黑字的承诺,而取决于总统个人随时可能改变的念头。 二、“美国优先”的极限施压:谁是赢家?谁在买单? 细看特朗普的豁免条款,其真实意图昭然若揭:用100%的惩罚性关税作为大棒,驱赶欧洲制药巨头——如罗氏、诺华、阿斯利康——将生产线、投资和就业岗位加速转移到美国。那些已经宣布在美扩张项目的企业“理论上可能规避新关税”,而大多数没有此类计划的欧洲厂商则将直面毁灭性打击。 这看似是一场围绕关税的技术性博弈,实则是“美国优先”战略的极限施压。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制造巨大的不确定性,迫使贸易伙伴在恐慌中做出单方面让步。 然而,这场博弈中真的有赢家吗?创新制药集团总干事娜塔莉·莫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双方本应专注于“在不损害患者利益的前提下,寻找分担全球研发成本的合理方式”。特朗普的关税武器,最终代价必将转嫁至药品价格,由全球患者共同埋单。这不仅威胁欧盟制药产业,更直接冲击全球公共健康安全。 三、欧洲的惊醒:从“盟友”到“靶心”的幻灭 比利时制药联合会的声明道出了欧洲普遍的焦虑与愤怒:“此项声明违反了协议……目前的不确定性给欧洲的投资决策带来了巨大压力。”“不确定性”这三个字,恰恰是特朗普外交策略的核心产物。当政策稳定性荡然无存,任何长期规划和投资都沦为赌博。 更让欧洲寒心的是,此举发生在欧盟刚刚同意对美让步(将关税上限设定在15%)之后。这传递出一个冷酷的信号:即使你遵守规则、做出妥协,也无法换取对等的尊重与稳定的预期。传统的“美欧特殊关系”叙事,在赤裸裸的单边主义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从钢铝关税到数字税争端,再到如今的药品关税,欧洲正痛苦地意识到,在“美国优先”的剧本里,它们从“盟友”变成了“靶心”。这种信任的崩塌,其长远影响远超过一项具体关税。 四、世界将走向何处?规则还是强权? 特朗普的这次出手,是其上任以来“交易式外交”的又一次典型实践。它再次向世界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国际交往究竟应基于共同认可的规则,还是基于一国瞬时变化的意志和最强硬的手段? 欧盟面临的困境,也是许多国家正在经历的缩影。当最大的经济体可以如此随意地违背承诺,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石还能否稳固?如果每个国家都效仿这种“极限施压”,全球经贸将退回怎样的丛林时代? 欧洲舆论的“炸锅”,是对这种危险趋势的本能抵抗。接下来,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于欧盟的回应。是继续忍气吞声,寻求个别企业的“豁免”出路?还是团结起来,依据世贸组织规则进行对等反制,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秩序? 无论如何,特朗普这100%的关税大棒,挥向的不仅是欧洲的制药企业,更是战后国际秩序最基本的诚信基础。当协议可以随意作废,承诺沦为废纸,最终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真正的赢家。这场风波,注定将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危险路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