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一单不买,反倒加税100%!加拿大高官筹划访华,要当面求放过 加拿大最近又

飞天史说 2025-09-27 12:41:00

中方一单不买,反倒加税100%!加拿大高官筹划访华,要当面求放过 加拿大最近又整活了。原本想着跟着美国步步紧逼中国,结果转了一圈,自己先把经济给绕晕了。 中加之间这点事,说白了其实是“小算盘碰上了大算盘”,一边要刷存在感,一边还盼着从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现在加拿大高官连夜筹备访华,想当面“求个放过”,全世界都盯着这出好戏。 过去这两年,加拿大对中国的态度是“嘴上很硬,手上更狠”。 从2023年开始,加拿大学着美国的样子,给中国的电动车、钢铁、太阳能设备加起了百来个点的关税,电动车直接翻倍,100%的税率摆在那儿。 加拿大总理和外长还特意对外喊话,说这是“维护国家利益”,实则是紧紧抱着美国的大腿,生怕少了点“安全感”。 但奇葩的是,关税一加,自己反倒亏得更惨。根据《金融时报》统计,2023年加拿大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减反增,等于自己关起门来闹,外面市场却一点没动静。这场由“经济示强”变成的“政治依附”,把中加关系推向了新低点。 加拿大这波操作其实挺像跟着大哥打群架的小弟,自己没啥底气,结果还被坑得不轻。美国搞“印太战略”,加拿大第一时间冲上去表忠心,政策上紧跟不放。 可是美国在贸易上还是留有余地,自己对中国的某些产品比如太阳能、钢铁还搞豁免;轮到加拿大,就一个劲儿往死里加税。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那帮学者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指出加国政策完全没自己的主见,战略判断也失了准头。以为对中国强硬能获得美国的回报,结果美国自己还在贸易上修修补补,根本没帮加拿大分担什么压力。 更扎心的是,中国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直接对加拿大油菜籽、豌豆、水产品等关键出口品种加征高额关税,油菜籽保证金率飙到75.8%。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九成,这一下子让加拿大西部那些靠种地吃饭的农户人均损失三万多美元。 温哥华港口货物堆积如山,加工厂裁员,西部农民怨声载道。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也很扎眼,产业链一连串反应,经济压力直线飙升。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一点没耽误,马上转向俄罗斯、澳大利亚采购油菜籽,市场份额直接把加拿大挤出去。新华社的贸易数据也指出,这一波操作让加拿大在中国市场里的话语权大大缩水。 眼看自己经济被“反手一巴掌”,加拿大高官这才坐不住了。国内的农业协会闹到了政府门口,失业率一升,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政府的对华政策都不满意。 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老百姓怨声载道,觉得政府“既没赚到钱,还把饭碗给砸了”。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背后捅刀子,继续对加拿大钢铝征收关税,甚至威胁要把木材关税提升到250%。加拿大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在盟友面前也没什么分量,真是“两头都不讨好”。 这下子,加拿大只能硬着头皮打算访华,想和中国谈谈合作,表面说是“气候合作”,其实核心诉求就是想让中国网开一面。 中国商务部的态度很明确:先把歧视性关税取消了,再谈合作,否则一切免谈。加拿大的外交操作在中国面前显得底气不足,想用“经济现实”换点“政治空间”,但换来的是两头空。 加拿大的困境其实很典型,既想在美国那儿刷好感,又舍不得中国这个大市场,左右摇摆,结果成了“墙头草”。国际社会看得也很清楚,像《南华早报》就评论,只有理性务实而不是一味对抗,才是小国家真正的生存之道。 回头来看,加拿大这一轮操作,算是把“教科书级别的战略误判”演了个遍。跟风遏华,反手砸了自家饭碗。反制一到,经济命脉受损,农业、制造业、港口全线告急。 想求和,却发现自己在美国那边也没有多少话语权。中加关系能不能回暖,不是靠一纸访华声明就能解决的。 归根结底,只有真正尊重贸易规则,放下短视的政治算计,才有可能让生意回到正轨。现在的国际格局说穿了就是“谁都不傻”,谁要是拿全球市场当儿戏,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这场博弈给其他国家也上了一课。别总想着站队就能有好果子吃,国际交往得讲规则、讲互惠。加拿大这次吃的亏,就是现实版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坚持和平与公平贸易,态度始终明了。谁真心想做生意,欢迎合作;谁搞小动作,市场自然不会惯着。 其实,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加关系的下一步,关键还是看加拿大的选择,是继续“跟风”,还是学会真正独立思考? 参考资料:寻求改善关系,加拿大外长“很快访华” 2025-09-25 07:02·环球网

0 阅读:0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