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苛捐杂税究竟有多疯狂?什么叫刮地三尺?什么叫雁过留毛?民国时期,各种苛捐杂

粉头发的咔咔 2025-09-26 15:15:39

民国的苛捐杂税究竟有多疯狂?什么叫刮地三尺?什么叫雁过留毛?民国时期,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其疯狂程度超出想象,甚至常规了解的刮地三尺跟燕过留毛都不足以形容,最为直白的例子就是粮税预征都能征收到七十年后,可见其离谱程度。 根据部分县区税务记载,特别征税已经属于最稀松平常的状况,一般来说,都是地区军阀突发奇想,找到了一个普遍征税的点,然后就直接发布,种地或者经商都是要征税的。 这种繁杂的税务,导致民众难以维持生计,所谓的民国宣扬文章,大多也是集中描述当时的富家子弟又或是军阀贵族,而普通民众连养猪结婚都得交税,根本没法讲什么改善生活。 如果按照正常的民国普通人情况来说,大多数人基本就是吃饱都困难,财富被聚集在少数人手中,甚至连商人都没办法维持厂区的开放,剩下的就是高利润产业,然后被军阀控制。 比如在民国时期的广西地区,当地直接征收鸦片税,其税务收入占据财政收入的70%以上,可以说这些割据的军阀,本身就依靠当地税收积累军费,所以各个都想着多征收一些。 这就导致民国时期有了万种税务的口号,可见民国时期的苛捐杂税真不是浪得虚名,说白了,民国税务本身都不是提前规定了,而是偏向一时兴起的情况,因为主要目的是个人利益。 军阀为了个人获益,说是税收,实质上已经成了敲诈勒索的形式,就比如在民国时期的四川,该地区内部的军阀连黑社会的收入都抢,可以说是为了军费不择手段,普通人没多少活路。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童工盛行的原因,要知道,在民国时期的工厂,有不少人领着微薄的工资,年龄也就12岁左右,这种局面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当然,民国时期之所以出现各类苛捐杂税的根本在于军阀对于相应地区的掌控力不足,各地军阀占山为王之后,形成了军阀割据互相对峙的局面,为了保证地位,自然需要军费。 问题是各类苛捐杂税的做法属于涸泽而渔,不给民众留活路,肯定是长久不了,实际上,这些苛捐杂税本身并不是全部都能征收上来,但地方官员可以用其作为借口压迫民众。 这样一来,民众就不得不去面临各种限制,经过层层的剥削之后,其实已经没了能够保证自己生存的储蓄,而因为民国时期军阀横行,中央无法控制地方财政,导致没能限制住趋势。 所以,民国时期的税务会显得非常杂乱,甚至有部分税款都是临时编造,然后当即发行征收的,这种做法给民众带来不小的压力,也给军阀埋下了终结的伏笔,毕竟只剩下抗争可走。 反观民国政府面临的冲突状况很多,为了维持军费陷入恶性循环,不断增加税收,这就让双方矛盾没有调和的机会,只能寻求彻底的税收改革。 参考资料: 税收文物奇妙游三之苛捐杂税丨国家税务局

0 阅读:19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