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 S400 防空系统,如今在中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2018 年,首批 S400 运抵中国某沿海基地,俄罗斯军事观察员全程参与部署调试。 当时俄方技术顾问在日志里写道:“中国同行对 40N6 导弹的 400 公里射程惊叹不已,他们的红旗 - 9 还无法达到这样的覆盖范围。” 这一年的联合测试中,S400 成功拦截了 180 公里外的靶机,中国国防部专门发布新闻,称其 “显著提升了区域防空能力”。 普京在当年的俄中军事合作会议上提及这笔交易时,语气里满是自信:“先进装备需要懂它的伙伴,中国是最佳选择。” 2019 年是转折点。这年夏天,中国在西北靶场组织了一场特殊对抗:S400 与刚列装的红旗 - 9B 同场竞技,模拟拦截多方向来袭的巡航导弹。 结果显示,红旗 - 9B 的多目标处理能力已接近 S400,且数据传输速度更快 ——S400 处理 8 个目标需 2.1 秒,红旗 - 9B 仅用 1.3 秒。 更关键的是,红旗 - 9B 能直接接入中国自主研发的 “天穹” 预警系统,而 S400 需通过转码设备对接,延迟达 1.2 秒。 也是这一年,中国宣布红旗 - 9B 产能突破 10 个营 / 年,彻底摆脱了对进口装备的数量依赖。 2020 年,S400 的处境开始微妙变化。 受疫情影响,俄罗斯原定的 S400 技术升级服务被迫推迟,中国军工团队决定自主尝试系统优化。 工程师们发现,S400 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受干扰,于是尝试接入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模块。 这次改造虽未完全成功,却积累了关键数据 —— 俄制系统的硬件接口与国产软件存在兼容性鸿沟。 同年,中印边境局势升温,印度紧急向俄罗斯催购 S400,而中国已将 3 套 S400 从沿海调至内陆,核心防线换上了红旗 - 9B。 2021 年的实战化演练让 S400 的短板彻底暴露。在模拟对抗 F-35 隐身目标的演习中,S400 的雷达直到目标抵近 220 公里才发现信号,而搭配预警机的红旗 - 9B 在 480 公里外就完成了跟踪锁定。 更严重的是,S400 的导弹发射车在机动转移时,反应速度比红旗 - 9B 慢了 4 分钟 —— 在现代战争中,这个时间差足以决定生死。 俄罗斯专家赶来排查后承认,这是系统设计时未考虑隐身目标与快速机动需求的先天缺陷。 2022 年俄乌冲突的爆发,成了压垮 S400 “光环” 的最后一根稻草。 俄军 S400 在乌克兰多次失手的战报传到中国,从拦截 ATACMS 导弹失败到被无人机干扰瘫痪,这些实战案例让中国军方彻底调整了对 S400 的定位。 也是这一年,中国红旗 - 19 反导系统首次公开测试,成功拦截高超音速靶弹,而 S400 的反导能力仅限于末段低层,无法应对此类新型威胁。 当年年底,S400 全部撤出一线防空阵地,转至后方承担辅助预警任务。 2023 年,中国开始将 S400 用于技术研究。 军工部门拆解了一套 S400 的雷达系统,发现其核心芯片仍采用 2010 年代的老旧制程,信号处理能力远落后于国产芯片。 基于这些发现,红旗 - 9C 很快问世,将探测距离提升至 500 公里,抗干扰能力也大幅增强。 这一年,土耳其代表团参观中国防空基地时,特意对比了 S400 与红旗 - 9B 的操作界面,最终明确表示希望引进后者的技术授权。 2024 年,S400 在中国彻底 “失声”。 在 “东方 - 2024” 联合军演中,它仅作为背景装备亮相,未参与核心对抗环节;军事新闻中,关于它的报道只剩 “装备维护考核” 等常规内容。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红旗 - 29 反导系统在这一年完成定型,具备了中段反导能力,中国防空体系正式迈入 “攻防一体” 时代。 俄罗斯媒体曾试图询问 S400 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得到的回应只是 “状态良好,任务适配”。 十年时间,S400 在中国的角色从 “核心主力” 沦为 “技术参照物”。 普京或许不会想到,当初被视为 “战略帮扶” 的军售,反倒成了中国军工的 “磨刀石”—— 通过拆解、测试、对比,中国不仅摸清了俄制防空系统的技术脉络,更找到了自主超越的捷径。 如今红旗系列的覆盖范围从近程到远程、从防空到反导,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链条,而 S400 的 400 公里射程,早已不是值得炫耀的指标。 信源:2025年9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中国军网
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
丁香空结雨中愁
2025-09-26 14:30:06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