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原爱来中国想找个人陪练,刘国梁告诉她:“你去厨房挑吧,”福原爱委屈

蕊蕊聊过去 2025-09-26 13:45:06

2011年,福原爱来中国想找个人陪练,刘国梁告诉她:“你去厨房挑吧,”福原爱委屈至极,不料到厨房一看,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福原爱1988年出生在日本北海道,那地方冬天冷得人直打哆嗦,她四岁就摸上乒乓球拍子,1992年直接上全国比赛,把比她大几岁的对手打得没脾气。日本人一看,这小丫头是块宝,海报上扎着双马尾的形象到处贴,媒体炒得热火朝天。2003年世青赛,她连赢好几场,国际上也出名了。可她不满足自家地盘,总觉得中国才是乒乓真功夫。 2004年,福原爱下定决心,拖家带口似的来中国。准确说,2005年春天,她正式加入国家队训练营。刘国梁一眼相中她这股子吃苦劲儿,安排她跟大部队一块儿练。每天早上五点起,跑步热身,拉弧圈练正手,下午搞体能对抗。她小身板儿扛得住,技术蹭蹭上涨。中国队那帮人也没把她当外人,马龙、王楠、张怡宁他们,食堂里边吃边聊战术,传授握拍心得,日子过得像一家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福原爱站上国家体育馆的球台,对上张怡宁。那场女单1/4决赛,她拼了老命抢攻变线,可张怡宁稳如老狗,4比0干净利落。赛后她没灰心,反倒更死心塌地留下来。中国队氛围好,场上切磋,场下互帮,这让她正手得分率从65%爬到78%。刘国梁还亲自指点发球角度,帮她调脚步。转眼2010年,她技术稳了,但总想多找人过招。 2011年春天,国家队训练节奏紧巴巴的。福原爱那天去练习厅,球台空荡荡的,平日里那些面孔一个不见。她纳闷儿,找上刘国梁办公室,直说想安排个陪练。刘国梁翻着笔记,抬头笑了笑,指走廊尽头:“你去厨房挑吧。”福原爱一听,脸刷白,以为自己水平菜到这份上,随便拉个炊事员都能当对手。 她还是去了。厨房门一开,热气混着面香扑出来。里面不是光杆厨子,马龙、王楠、张怡宁他们几个,正围着操作台忙活。案板上白面团堆成山,马龙擀饺子皮,王楠调肉馅儿加盐滴香油,张怡宁捏褶边封口。锅里水沸腾,饺子一个个下锅捞起。原来那天是队里每月聚餐日,大家听说福原爱馋手工饺子,早起瞒着她钻厨房,给她整惊喜。刘国梁早知道这事儿,故意支她过来瞧瞧。 这事儿一出,福原爱感动坏了。不是高手云集的陪练,而是队友这份心意,让她真切感受到中国队的温暖。乒乓球不光是技术比拼,更是人情味儿。中国队这集体主义作风,帮她从委屈变惊喜。饭后他们接着练,马龙发球稳,王楠拉球狠,她回击也带劲儿。技术上,她那年进步明显,国际赛场得分更准。 福原爱后来结婚生子,退役后还活跃在乒乓圈。2016年里约奥运,她带队拿银牌,赛后直夸中国队强大。我们队那几年,马龙奥运三连冠,王曼昱他们后起之秀,一代接一代。福原爱这事儿,也激励了不少日本小孩儿,学中国式训练,吃苦耐劳不娇气。

0 阅读:194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