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中国进行管制政策,G7国家与欧盟意欲联合对我们出手!9月25日,根据法新社

论芸有事 2025-09-25 18:45:23

不允许中国进行管制政策,G7国家与欧盟意欲联合对我们出手!9月25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消息人士称,七国集团与欧盟正在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并可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稀土产品征收关税或碳税……   我国拥有大量的稀土以及稀土的相关技术,世界上大部分的稀土都是我国出口的,而稀土则是现代高科技产品必不可少的东西。   其实之前我国就已经对稀土的出口进行了限制,今年又再次收紧了限制的政策,也就是说其他国家想要从我国进口稀土基本上很难了。   不仅美国对这件事很在意,就连G7和欧盟也是进口稀土的大户,现在也很难从我国进口的稀土了。   于是为了得到稀土,这两个国际组织就准备“出手”了。   9月25日法新社披露G7正与欧盟正在酝酿一系列针对我国稀土的联合措施。   这些措施的核心包括给我国出口的稀土设定价格下限,还可能对部分稀土产品加征关税或碳税,甚至考虑在公共采购里限制从我国进口,要求企业优先买本地的或者其他特定国家的稀土。   我国的稀土开采量占了全球七成左右,更重要的是掌握着近九成的精炼加工能力,也就是说,就算其他国家挖得出稀土原矿,大多也得运到我国来提纯加工,不然根本没法用。   我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也不是突然的事,商务部早就明确过,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但G7和欧盟一直想改变对我国稀土的依赖,从2023年开始他们就不停提“供应链多元化”,把稀土放进核心矿产清单,想自己建一套不依赖我国的供应体系。   欧盟还专门出台了法案,喊出到2030年实现10%本土开采、40%本土加工的目标。   可现实远比计划骨感,想从头建起一套从挖矿、提纯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成的。   美国最大的稀土矿在内华达州,虽然能挖出原矿,却没有成熟的精炼技术,八成的矿还得运到我国加工,欧盟内部更是进展缓慢。   更关键的是稀土加工是个重环保、高污染又要高技术的活,西方国家既不愿承担这么高的环境成本,又短时间内补不上技术短板,最后只能陷入“有矿无链”的尴尬。   这种自主化尝试的失败,让G7和欧盟转而想通过政策手段干预市场,所谓“价格下限”本质上就是想强行压低我国稀土的售价,给自己的企业提供便宜原料。   那如果真这么做,我国企业完全可能减少供应,到时候别说便宜原料了,恐怕会变成“有价无市”,反而让他们的企业更难受。   G7和欧盟的这些盘算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欧盟一边抱怨我国稀土管控严,一边又在准备对华实施新的制裁。   他们还指责我国搞“产业补贴”,却忘了欧盟自己为了绿色产业,2024年就发了超过3000亿欧元的补贴,这种双重标准实在站不住脚。   再加上他们的这些措施根本绕不开现实的产业依赖,德国汽车的永磁电机百分之百需要我国稀土材料,美军F-35战机的发动机也离不开我国的稀土永磁体。   就算他们想限制进口,自己的产能根本跟不上。   我国的回应一直很明确只是按规矩办事。商务部多次表示愿意和相关国家加强沟通,促进合规贸易,给守规矩的企业开绿灯,但绝不会接受不讲道理的施压。   现在G7和欧盟的磋商还处在早期阶段,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已经在研究单边实施的办法,欧盟也在内部评估选项。   全球南方国家对西方这种主导的贸易壁垒本就心存戒备,如果G7强行推动“脱中路线”,不仅会让自己的企业承担更高的成本,还可能倒逼更多资源国和我国加强合作。   观察者网2025-09-25——“G7竟想设稀土价格下限,还要对中国出口加税”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