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多却升得慢,谁偷走了你的功劳? 早上七点打卡,晚上十点关灯,月底绩效表上却写着“表现一般”。 这不是你能力不够,是有人把标准藏进了抽屉。 六成打工人都碰过这种闷亏,基层员工最多,他们多数忍,因为怕撕破脸。 领导嘴上说看数据,其实瞄的是谁更会敬酒。 公司想省钱,就用模糊考核省掉奖金;想省心,就让熟人圈互相打分。 结果能干的人寒了心,滑头的人上了位,整个团队像漏气的轮胎,越跑越瘪。 我看过一位仓库大姐,每天搬货两千箱,月底评优给了会拍短视频的小哥。 她没有哭,而是把每日扫码记录打印成册,直接递给老板。 第二个月,她的名字出现在表扬栏,工资条多了三百。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不把成绩摆到桌面,就只能被别人拿去垫脚。 别怕当那个“会哭的孩子”,哭是提醒大人该喂奶了。 把活干好,也把账算清,公平才会慢慢向你靠近。 别让沉默替你辞职,把功劳大声说出来。
昨晚,大一的儿子给我打视频聊天,他再次问我,希望我能给他在校外租个小房子,我依然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