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政府21日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从即日起承认巴勒斯坦国。公报说,澳大利亚与加拿大、英国一道承认巴勒斯坦国,旨在为“两国方案”注入新的动力。随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履行改革承诺,澳方“将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建立外交关系和开设使馆”。 以官员威胁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主权” 21日,在英加澳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之际,以色列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表示,在2023年10月7日之后承认巴勒斯坦国只会“强化哈马斯的力量,延长战争,并降低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当日,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发表声明称,英加澳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这要求以色列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即立即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主权”,并彻底摧毁“巴勒斯坦恐怖主义政权”。他表示,将向即将召开的以色列内阁会议提交一份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主权的提案。 这一纸公报,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激起国际社会的千层波澜。澳大利亚不是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但它和加拿大、英国站在一起发声,意义完全不同。 西方阵营内部正悄然裂变。过去所谓“一致立场”,如今被现实政治撕开了一道口子。有人说这是外交姿态,但姿态背后,往往是力量的重新洗牌。 以色列的反应激烈得几乎可以预料。甘茨说这会“强化哈马斯”,本·格维尔更直接,大喊要在西岸“建立主权”。火药味透过文字都能闻到。 这不是第一次有国家承认巴勒斯坦。早在2012年,联合国就已通过决议赋予其非会员观察员国地位。但西方核心圈国家一直犹豫,这一次,澳加英的转向,象征意义远大于法律意义。 他们说是为了推动“两国方案”,可方案推了三十年,推成了什么?土地被蚕食、定居点不断扩张、冲突循环发生。口号再动听,也掩不住现实的苍白。 以色列部分政客的反应更像一场表演。威胁“建立主权”、声称“彻底摧毁”,极端言辞只会加剧紧张,而不是推动对话。强硬的 rhetoric,从来不是安全的保障。 国际社会多数国家早已承认巴勒斯坦。截至今日,已有近140个国家表态支持。西方这几国的加入,不过是迟到的认可——但迟到,好过永远不到。 巴勒斯坦问题不仅是领土问题,更是一面镜子,照出国际秩序的双标与无力。有些国家被占领就是侵略,有些却成了“复杂局势”。世界从来不是平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澳大利亚这一步,势必引发连锁反应。更多西方国家可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沉默不再是选项,选边站队的时候似乎又到了。 但承认不等于解决。巴勒斯坦国仍支离破碎——加沙与西岸分裂、领土被割裂、经济受困。没有实质主权,承认只是一纸空文。前路依然漫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澳大利亚政府21日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从即日起承认巴勒斯坦国。公报说,澳大利亚与加
小巷中踱步
2025-09-22 08:16:56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