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

往事不堪回 2025-09-21 01:32:07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供应,他们将束手无策!”不仅如此,他再一次强调:“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对此,比亚迪总裁霸气回怼:“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认为全球半导体这行已经形成了一道窄门,最关键的技术都牢牢攥在少数几个玩家手里。 这个说法不是瞎说,半导体这根链条实在太长太复杂,从最上游的设备、材料,到中间的设计、制造,再到下游的封装测试,一环扣一环,哪个都不能掉链子。 特别是在那些顶尖的制造工艺上,技术门槛高得吓人,后来的人想追,难度超乎想象,所以有人就下结论,说要是离开了现在的供应链,谁想自己另起炉灶,基本就是举步维艰,甚至会“束手无策”。 这种论调的背后,是一种基于现有产业格局的强大自信,也是对后来者追赶难度的一种现实判断。 但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技术这东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咱们遵循科学规律,持续投钱投人,就没有中国人造不出来的东西。 这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源于对自己发展潜力和强大执行力的深刻自信,回头看看过去,在那么多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领域,中国不也一样从零开始,最后实现了突破吗?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的芯片产业反而展现出了很强的韧性,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各种产业基金、税收优惠政策,给整个行业创造了好环境,也给行业长远发展打了强心针。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国,我们有庞大的应用市场,从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到人工智能,方方面面都需要芯片。 这么大的内需市场,给国产芯片提供了最宝贵的试验场和升级迭代的机会。 在技术突破上,中国必须承认,在一些尖端领域跟世界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但追赶的脚步一天也没停下。 当然,中国也要脑子清醒,芯片产业的自主化,注定是一场硬仗,它要克服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难关,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建设。 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中国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攻坚克难的那股劲儿,这条路上肯定还会有很多坑坑洼洼,困难重重,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但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中国才看到了破局的希望,国际上的形势也不是铁板一块,一些国际公司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机会,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策略。 毕竟做生意的本质是合作共赢,人为地把市场切开,最后也会伤到自己,之前日本限制对中国出口半导体设备,结果他们的相关销售额一度创了新低。 说到底,中国芯片的未来,还是掌握在中国自己手里,不管是被人说“束手无策”,还是我们自己坚信“人定胜天”,最终都要靠实实在在的产业进步来证明。 信息来源:台海网

0 阅读:0
往事不堪回

往事不堪回

往事不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