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紧这张脸!就是这个穿红衣的女人再次将加沙推向深渊! 刚刚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

亦是缘 2025-09-20 16:26:11

盯紧这张脸!就是这个穿红衣的女人再次将加沙推向深渊! 刚刚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大厅里,一张反对票格外扎眼。身着红衣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在14国一致赞成的声浪中,独自举起右手,将加沙民众翘首以盼的停火决议拦在门外。这一幕,让本就深陷苦难的加沙,再度坠入绝望深渊。 自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这已是美国第六次在安理会否决加沙停火决议。每次表决,美国都以“孤家寡人”的姿态投出反对票,与国际社会的停火共识对抗到底。这种近乎偏执的阻挠,背后藏着怎样的考量? 加沙的现状,早已是人间悲剧的代名词。死亡人数突破6.5万,较首次决议被否时猛增6万余人。10岁的法拉吉失去双腿后,躺在病床上的那句“为什么会这样”,问的不仅是母亲,更是整个国际社会。当生命在轰炸中接连消逝,当孩子在恐惧中失去童年,所谓的“正义”又在何处? 面对质疑,美国代表奥塔古斯抛出“未谴责哈马斯”“未认可以色列自卫权”的借口。可难道因为这些理由,就能对加沙平民的苦难视而不见?以色列代表达农对美国的感谢,以及对加沙饥荒的矢口否认,更像是对人道主义的公然漠视,援助物资进不去,无数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 中国代表傅聪的三连问,道出了全球有识之士的心声:生命的代价要付出多少,停火才会到来?人道危机要恶化到何种地步,物资才能畅通?安理会的职责被搁置多久,才会真正落地?这不仅是对美国的质问,更是对联合国安理会职能的拷问。 回顾安理会的过往,关于加沙的14项决议仅通过4项,10次夭折中有8次源于美国的反对,6次是其一票否决。美国提案就畅通无阻,他国提案就横加阻拦,这种双重标准,让安理会逐渐沦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一票否决权”也变了味。 巴勒斯坦观察员曼苏尔称被否决议是“人性底线”,哈马斯直指美国“参与种族灭绝”,英法公开敦促停火,俄罗斯痛批美国荒谬,国际社会的不满正在积聚。就连美国国内,民主党参议员也首次提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议案,虽难通过,却折射出美国内部的分歧。 更讽刺的是,联合国自身也深陷丑闻。维和人员在海地“以性换粮”,用硬币践踏11岁女孩的尊严;国际奥委会对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双重标准,让“公平正义”成了空话。秘书长古特雷斯的“震惊不安”,若没有实际行动支撑,不过是苍白的表态。 6.5万条生命,换不来美国的一张赞成票。那位红衣代表的举手,代表的从不是美国人民,而是战争机器与利益集团的野心。她阻断的不仅是停火决议,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 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个关键瞬间,谁在为和平努力,谁在为战争站台,终将一目了然。加沙需要的不是眼泪和口号,而是立刻停止的炮火、畅通的援助。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全世界都在等待它降临的那一天。 对于美国的持续阻挠、安理会的职能困境,你有怎样的思考?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0 阅读:6

猜你喜欢

亦是缘

亦是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