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岔气了!”河北廊坊,一男子把5个月大的宝宝哄睡后,就翻身偷看手机,没想到,宝宝没有睡着,而是安静的躲在他身后,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手机,男子看的太投入,一时间竟没发现,网友:这要猛地一回头,不得双方俩眼一瞪啊! 据宿城融媒9月19日消息,男子看见宝宝闭上眼睛,呼吸均匀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后,终于能松口气了,接下来就是他的私人时间,他想看会手机,但又不敢开灯,怕把宝宝吵醒。 索性就降低手机的亮度,并把声音降到最低,光看视频画面,他已经足够小心了,甚至保持一个姿势都不敢乱动,可宝宝还是醒了,他不吵也不闹,就静静待在男子身后。 这一幕被网友们调侃成“潜伏行动”,宝宝化身小间谍,在夜色中悄悄观察着爸爸的“秘密活动”。视频里,爸爸侧身躺着,一手托着手机,一手枕在头下,姿势僵硬得像个雕塑,生怕一动就惊动了身边的小人儿。可他没料到,那团小小的身体早已醒转,正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那块发出微光的屏幕。 这种场景,想必不少家长都有共鸣。带娃的日子里,属于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唯一的盼头就是等孩子睡着后,能有那么一点点独处的空间。于是,各种“地下活动”应运而生——关灯玩手机、躲在厕所刷视频、甚至把音量调到最低还得戴上耳机。可孩子的警觉性,往往超出大人的想象。 有人说,这是宝宝的第六感在起作用。他们似乎天生就能察觉到父母的注意力是否在自己身上。一旦发现注意力转移,就会用各种方式重新夺回焦点。这位廊坊爸爸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宝宝没有哭闹,也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这种“无声的抗议”反而更让人心生愧疚。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个视频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孩子早期的模仿能力极强,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得从自身做起。毕竟,言传身教的力量,远比说教更有效。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苛责这位爸爸。带娃的辛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中,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放松方式。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不忽视孩子的感受。或许,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一些亲子共同参与的活动,比如一起看绘本、玩简单的游戏,这样既能陪伴孩子,又能让自己得到放松。 视频的最后,爸爸终于发现了身后的小观众,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画面充满了喜感。但在笑声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亲子关系中最真实的一面——父母的小心翼翼和孩子的纯真无邪。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构成了亲子间最珍贵的回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笑岔气了!”河北廊坊,一男子把5个月大的宝宝哄睡后,就翻身偷看手机,没想到,宝
微光下的暮色
2025-09-20 11:1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