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江苏,一位女子在网络上认识了一名男子,两人见面之后相聊甚欢,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是好景不长,相处没有多长时间之后,男子提出分手,称自己患上脑瘤不想拖累女子。 好心的女子信以为真,不仅不分手,反而卖房替男友治病。最后发现,这位男子不仅没病,而且还有妻子、有小孩。 苏州某医院的走廊里,小丽手里攥着那张被揉皱的 “脑瘤诊断书”,耳边回响着护士的话:“我们医院没有这位病人,也没有你说的主治医生。” 这句话像一把锤子,砸碎了她最后的希望。就在一个月前,她还满心欢喜地卖掉老家的房子,把 30 万手术费打到 “医生” 账户上,想着帮男友王某渡过难关; 可现在才知道,所谓的 “脑瘤” 是假的,“医生” 是王某假扮的,甚至连 “单身男友” 的身份,都是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 时间回到半年前,小丽在苏州的出租屋里刷着社交软件,一条来自王某的私信弹了出来:“我也是来苏州打工的,看你分享的日常,感觉我们很聊得来。” 小丽独自在苏州打拼多年,很少有人能听懂她在异地的孤独。王某的出现,像一束光,他会听她吐槽工作的委屈,会在她生病时提醒她吃药,还会分享自己在南京的 “奋斗故事”; “等我稳定了,就在苏州买个小房子,咱们组建一个家。” 两个月后,两人线下见面,王某捧着一束向日葵,说 “见到你的第一眼,就想和你过一辈子”,小丽彻底沦陷,很快和他确定了恋爱关系。 那段时间,是小丽最幸福的日子。王某会每天接她下班,会带她去吃苏州的老字号小吃,还会在朋友圈发两人的合照,配文 “遇到对的人,余生都是你”。 小丽渐渐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人。可谁也没想到,三个月后,王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直到一天晚上,他红着眼眶拿出一份 “诊断书”; “小丽,我得了脑瘤,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咱们分手吧,我不想拖累你。” 小丽看着诊断书上 “恶性脑瘤” 的字样,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握着王某的手说:“我不分手,咱们一起治病,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王某却 “犹豫” 地说:“手术费要 30 多万,我不想你为了我受苦。” 这句话反而坚定了小丽的决心,她想到老家有一套父母留下的房子,虽然是念想,但在 “爱情” 面前,她觉得值。 回家和哥哥商量时,哥哥劝她 “再等等,别太冲动”,可小丽满脑子都是王某的 “病情”,最终还是瞒着家人,以低于市场价 10 万的价格,匆匆卖掉了房子。 拿到卖房钱的当天,小丽就按照王某给的 “医生微信”,转了 30 万过去。王某抱着她说:“等我病好了,一定好好对你,南京的房子卖了就还你钱。” 小丽信以为真,后来王某又说 “信用卡被冻,影响治疗征信”,她又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 17 万,帮他还清了 “欠款”。 前后 47 万,几乎掏空了小丽的所有身家,可她从没怀疑过,直到她想问问医生手术安排,却发现自己被 “医生” 拉黑,王某也总是岔开话题。 小丽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她拿着诊断书去医院查询,结果被告知 “诊断书是伪造的,医院没有这位患者”。 她又去派出所查询王某的信息,民警的话让她彻底崩溃:“王某已经结婚,有老婆和两个孩子,南京也没有所谓的房产,他之前因为诈骗被判过刑。” 原来,王某所谓的 “医生微信”,是他用另一个手机号注册的,聊天记录都是他自己编造的; 诊断书是他从网上 PS 的,甚至连 “在苏州打工” 的身份,都是假的,他根本没有工作,专门在网上骗单身女性。 案发后,王某很快被警方抓获。面对证据,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我就是觉得她老实好骗,没想到她会卖房帮我‘治病’。” 2025 年 9 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九年五个月,并处罚金 5 万元,责令其退还小丽全部 47 万元损失。 可小丽的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老家的房子没了,积蓄空了,还被家人埋怨,她不得不从出租屋搬到工厂宿舍,每天靠加班麻痹自己。 “我以为是爱情,没想到是一场骗局。” 小丽在接受采访时,声音里满是疲惫。她的经历,给所有网上交友的人敲响了警钟:真心值得珍惜,但不能盲目付出; 面对 “完美恋人” 和突如其来的 “困境”,一定要保持警惕,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易投入大额财物。 毕竟,真正的爱情,从不需要用 “卖房救急” 来证明,而是建立在真诚与信任的基础上,容不得半点欺骗。 信源:光明网2025-9-1613:33 江苏痴情女子卖房救重病男友,前后花了47万,竟发现他没病还已婚有娃!法院判了
9月江苏,一位女子在网络上认识了一名男子,两人见面之后相聊甚欢,很快确定了恋爱关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19 14:41: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