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批评马英九:口口声声说两岸和平,却从来不说统一,这不是把统一在台湾民意里搞边缘化吗?接着又批许黄智贤:在大陆演讲热热闹闹,回岛就哑巴了,承诺全成空,这不两面三刀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两岸关系的讨论中,“立场”二字往往被包装得模糊又微妙,而洪秀柱近期的发声,却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划开了这种“微妙”。 她一边点出马英九“只谈和平、回避统一”的问题,一边戳破黄智贤“大陆高调、回岛沉默”的反差,不绕弯子,不打太极,把两岸议题里的“虚与实”摆到了台面上。 这些年,马英九在两岸话题里总把“和平”挂在嘴边,谈交流、谈稳定,语气温和,姿态亲民,仿佛只要守住“和平”,两岸关系就万事大吉。 可洪秀柱却看出了关键:和平固然是两岸的共同期待,但如果只谈和平,绝口不提统一,本质上是在悄悄弱化统一的重要性。 就像盖房子只打地基却不砌墙,看似稳固,实则没有方向,民众听多了“和平”,却听不到“统一”的目标,久而久之,会误以为“维持现状”就是最终答案,统一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选项。 这种“避重就轻”,不是在守护和平,而是在让统一议题逐渐边缘化,让台湾民意慢慢偏离“两岸同属一中”的根本认知。 再看黄智贤的“双面性”。在大陆的舞台上,她的演讲总是充满力量,谈“统一是历史必然”,说“台湾人血脉里流着中国人的血”,赢得不少掌声和期待,仿佛是坚定的统一推动者。 可一回到台湾,曾经的高亢就变成了沉默,面对岛内关于两岸议题的讨论,她很少再主动发声;承诺过的“为统一奔走”,也没了后续行动。 洪秀柱把这种反差称作“两面三刀”,不是没有道理:政治人物的信誉,本就藏在“言行一致”里。 在大陆的高调如果只是为了博关注、赚好感,回到台湾却因怕压力而沉默,那所谓的“立场”不过是场表演,既误导了大陆民众的期待,也让岛内支持统一的人寒了心。 洪秀柱的批评,表面是针对两个人,深层其实是在给台湾社会提个醒:面对两岸关系,别被“温和的表象”迷惑,也别被“热闹的表演”打动。 统一不是随口说说的口号,更不是可以随意回避的话题,它需要明确的立场,更需要实在的行动。 马英九的“和平牌”看似安全,却模糊了两岸关系的核心目标;黄智贤的“高调秀”看似坚定,却少了面对压力的勇气。 相比之下,洪秀柱自己的态度始终清晰:从在中学门口挂“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牌子。 到卸任后自掏腰包办基金会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再到顶着压力参加九三阅兵直言“身为中国人骄傲”,她从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也从不做表里不一的事。 在台湾的政治环境里,谈统一往往需要勇气,要面对舆论的质疑,要承受压力的考验。可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有人站出来把话说清楚、把事做实在。 洪秀柱的发声,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为了守住底线:两岸关系里,和平不能没有统一这个目标,立场不能没有行动来支撑。 毕竟,两岸统一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历史必然,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推动者。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洪秀柱:观礼九三阅兵,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2025-09-05 15:48·中国网
洪秀柱批评马英九:口口声声说两岸和平,却从来不说统一,这不是把统一在台湾民意里搞
湖锦行
2025-09-19 13:19:30
0
阅读:57
喃無阿彌陀佛
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