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母亲因病去世,65岁儿子不找人帮忙,上午火化,下午土葬,不放鞭炮,不收礼,

泰顺美丽廊桥 2025-09-19 12:03:16

92岁母亲因病去世,65岁儿子不找人帮忙,上午火化,下午土葬,不放鞭炮,不收礼,不摆席也不戴孝!在门口点了三炷香,就算办完丧事,一共花了3500!村里人不理解,指责儿子太抠门,连母亲的丧事都不舍得风光去办?可儿子却说自己问心无愧!, 92岁母亲下葬,65岁儿子3500元办完丧事:那些骂他不孝的人,根本不懂老人的心愿 村里人围着老张家的矮墙指指点点时,张建国正蹲在母亲坟前,把最后一抔土轻轻拍实。坟头没有花圈,没有纸钱,只有三炷香的余烟,袅袅绕着新立的木牌——上面是母亲生前自己写的名字,一笔一画都透着认真。 “3500块钱埋亲娘,真是铁石心肠!”二婶子的声音尖得像针,“我家老头子走时,光流水席就摆了三十桌,鞭炮从村头响到村尾,这才叫尽孝!” 张建国没回头,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母亲去年冬天写的字。老人手抖得厉害,字都挤在一块儿,却看得清每一句:“我走后,别折腾。火化了埋在老槐树下,能看见咱家的窗户。别叫人哭,别收礼,你们日子紧,省着钱给自己买件棉袄……” 这话他不是没跟村里人说过,可没人信。有人说他是怕花钱,有人猜他是和母亲赌气,还有人偷偷议论,说他年轻时在外打工,跟母亲不亲。 只有张建国知道,母亲的“不折腾”,藏着多少心疼。去年母亲摔断腿,他辞了城里的护工活,回家守了八个月。夜里母亲疼得哼唧,他就坐着给揉腿;母亲想吃村口的糖糕,他拄着拐杖走两里地去买——他的腿,是前年打工时摔的,到现在阴雨天还疼得钻心。 母亲清醒时总念叨:“村里老李家办丧事,借了三万块,儿子到现在还在外地躲债,值吗?”每次说这话,老人都会攥着他的手,“我不要风光,我要你好好的,别为我背债,别让我走得不踏实。” 上午去火化时,殡仪馆的人问要不要选“豪华告别厅”,张建国摇头,选了最普通的小厅,放着母亲爱听的豫剧《花木兰》。下午埋坟,他没找抬棺的人,自己和同样腿脚不便的老邻居慢慢挪,土是一点点挖的,坑是照着母亲说的“能躺下就行”挖的。 3500块,是火化费、骨灰盒钱,还有给母亲买的最后一身蓝布衫——母亲说过,蓝色耐脏,好看。 如今坟头的香快燃尽了,张建国摸了摸木牌,像摸母亲的手:“娘,我没违你的话,也没亏着自己的心。” 风掠过老槐树,叶子沙沙响,像是母亲在应他。那些骂他不孝的人,只看见3500块的“寒酸”,却没看见他八个月昼夜不离的守护,没看见母亲临终时握着他的手,笑着说“知足了”。 其实孝不孝,从不是摆给别人看的排场。是病床前的一碗热粥,是夜里的一次揉腿,是记住她的每一句话,让她走得安心,走得踏实——这比再多的鞭炮、再贵的酒席,都金贵。 你说,这样的“抠门”,真的是不孝吗? 高龄老人喜丧

0 阅读:0
泰顺美丽廊桥

泰顺美丽廊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