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凌晨,新华社发布了。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间,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浴血奋战。如今,94年过去了,硝烟散去,但那些血与泪,我们不能忘。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对中国人来说,“9 月 18 日” 这五个字,从来不是普通的日期。1931 年的那个晚上,沈阳城外的柳条湖旁,日军用一场精心策划的 “铁路被炸” 戏码,拉开了侵略中国的序幕。 当时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接到了 “不抵抗” 的命令,士兵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的坦克碾过营地的铁丝网,看着自己的武器被缴械,看着家乡的土地一点点被侵略者占领。 短短 4 个多月后,东北全境沦陷。3000 多万东北同胞从此掉进了苦难的深渊 —— 日军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掠夺当地的煤矿、森林资源,还推行 “奴化教育”,想让孩子们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那时候的中国,积贫积弱,工业水平连日本的零头都不到,连像样的火炮、飞机都造不出来。可就算这样,中国人也没认怂。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14 年的抗战里,无数普通人站成了 “长城”。 杨靖宇将军带着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里打游击,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没有粮食就啃棉絮、嚼树皮,最后牺牲时,敌人从他肚子里找到的只有草根和棉絮。 赵尚志将军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还是接着跟日军干,直到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 还有那些没留下名字的农民、学生、工人,他们放下锄头、书本、工具,拿起大刀、长矛,哪怕知道自己打不过日军的枪炮,也愿意用命去拼一个 “中国不亡” 的希望。 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 3500 万。这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是 3500 万个破碎的家庭。 可能是某个孩子永远等不到回家的父亲,可能是某个老人再也见不到的儿子,可能是某个妻子再也盼不回的丈夫。 这些血与泪,早就在中国人的骨血里刻下了印记,怎么能忘? 94 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样子了。 去年,中国的 GDP 总量突破了 126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这背后是工厂里 24 小时运转的机器,是田埂上农民弯腰劳作的身影,是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熬夜攻关的灯光。 国防上,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编队,山东舰、福建舰相继入列,歼 - 20 战机翱翔在蓝天,东风导弹能守护每一寸国土,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随便对中国动歪心思。 可有人会问,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这些干嘛?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记着九一八,不是要记恨谁,而是要记住 “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 现在我们变强了,可不能忘了这份强是怎么来的 —— 是前辈们用命换来的机会,是一代又一代人拼出来的成果。 现在每年 9 月 18 日,很多城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 刺耳的警报声不是噪音,是提醒:提醒现在的孩子,不用再躲着日军的轰炸上学;提醒上班族,不用再担心战火会烧到家门口;提醒每一个中国人,现在的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需要我们守护的。 94 年的时间很长,长到沈阳的街道早就换了新颜,长到当年抗战的老兵越来越少。 可 94 年的时间也很短,短到博物馆里的旧照片还清晰可见,短到防空警报响起时,还有人会驻足默哀。 勿忘历史,不是一句随口喊的口号,是每个中国人都该刻在心里的信念;吾辈自强,也不是说说而已,是要落实在每天的行动里。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
【4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