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称,卡达尔已经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依然支持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卡塔尔将暂停与美国波音1500 亿美元的购机生意,卡塔尔还强调,这会导致美国 25 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卡塔尔虽小,却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手握“能源命脉”的它,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可不小。 这次“经济反击”的导火索,是9月9日以色列对多哈的空袭,15架战机跨越千公里,向卡塔尔首都发射10枚导弹,导致5名哈马斯成员和1名卡塔尔士兵死亡,爆炸点距离学校、使领馆仅百米之遥。 卡塔尔首相愤慨斥责此乃“国家恐怖主义”。更令人痛心的是,美国战机近在咫尺作壁上观,事发之后才如“事后诸葛亮”般姗姗通报。 卡塔尔的愤怒不是没道理:美国在卡塔尔设有乌代德空军基地,驻扎着1.1万美军,是美军在中东的“战略枢纽”。 可当盟友被炸时,美国却“装聋作哑”,甚至被曝默许以色列行动,卡塔尔一咬牙:既然你“重以轻卡”,那我就用钱砸醒你! 这笔订单有多重要?简单说,它是波音的“起死回生药”,2025年5月,卡塔尔刚和波音签下“世纪协议”:160架飞机,价值960亿美元,包括130架787梦想客机和30架777X宽体机,还配套400台GE发动机。 加上其他防务订单,总额高达2435亿美元,被特朗普吹嘘为“美卡关系里程碑”。 但波音现在“病得不轻”:737 MAX因防冰系统缺陷被全球停飞,500多架订单被取消;777X因发动机问题交付推迟到2026年;787梦想客机机身出现裂纹,正在接受审查。 卡塔尔的订单,本是波音“回血”的关键,仅这一单就能带动全美40万个就业岗位,覆盖44个州的1200家供应商。 可如今,订单悬了,波音的供应链像多米诺骨牌:华盛顿州埃弗雷特工厂的777总装线、南卡罗来纳州的787生产线、俄克拉荷马州的发动机工厂…… 一旦停工,25万人失业只是开始,物流、餐饮、零售等配套行业也得跟着倒霉,美联储主席都承认:波音的困境会直接拉低美国经济增速。 卡塔尔的威胁,本质是“用钱换安全”,它很清楚:美国的中东政策,永远“以色列优先”,沙特花上千亿美元买美制武器,却挡不住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阿联酋引进F-35战机,以色列战机仍能自由穿越其领空。 卡塔尔不想当“下一个冤大头”,于是用订单当筹码,逼美国“二选一”:是要盟友的钱袋子,还是要以色列的“铁杆”? 更妙的是,卡塔尔早有备胎,它已把窄体机队全换成空客A320系列,还可能转向中国商飞的C919,暂停波音订单,顶多影响卡塔尔航空的扩张计划,但美国失去的,可是重振制造业的黄金机会。 卡塔尔这一招,堪称“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它用1500亿美元证明: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合作早不是“你情我愿”的买卖,而是能撬动政治天平的杠杆。 美国若继续“双标”,只会让盟友寒心,沙特、阿联酋都在观望,谁还敢把身家性命押在美国身上? 但卡塔尔也得小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暂停订单可能推高采购成本,延误机队更新,不过,比起主权和安全,这点代价算得了什么? 对美国来说,这场博弈更像一面镜子:当制造业空心化,当盟友信任流失,光靠“军事霸权”还能撑多久?波音的困境,不过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缩影,25万人的失业,更是选民的“愤怒投票”。 最后想说:国际政治从没有“岁月静好”,只有“利益博弈”,卡塔尔的“经济核弹”,或许会成为中东国家重新评估安全战略的分水岭,毕竟,谁都不想当“随时可以被牺牲的棋子”,而美国,是时候重新思考:盟友的信任,究竟值多少钱?
以色列和伊朗军方代表同时抵达北京,下一幕让西方目瞪口呆:全世界现在只有中方能做到
【3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