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国民党军人就是香港著名歌手谭咏麟谭校长的父亲谭江柏,他在民

可爱卡梅伦 2025-09-17 13:45:17

这位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国民党军人就是香港著名歌手谭咏麟谭校长的父亲谭江柏,他在民国时期率领我们的国足称霸亚洲,服役于当时在广州的华南足球队,抗战时期他任滇缅公路运输大队的训练大队长,也是为抗战做出过贡献的人,而且也是我们曾经国足的高光时刻,谭校长的成就在他老爸面前不值一提,而谭江柏老先生于2006年去世,享年95岁。 ---- 老照片里,谭江柏把马靴蹬得锃亮,腮帮子绷成九十度,像随时能把足球踹成炮弹。1936 年柏林奥运,中国队首战英国,他头顶绷带踢满九十分钟,赛后洋报纸写:“东方头槌,铁树开花。”他把报道剪下来,塞进胸口口袋,回国时船经新加坡,华侨放炮仗迎他,炮仗皮铺满码头,像下了一场红雪。那年他二十四,月薪三十块大洋,全部寄回广州东山口,给老妈盖了幢骑楼,骑楼门口刻一行小字:球是圆的,国也得圆。 后来鬼子来了,球网被撕成绷带,球门框拆做路障。华南队解散那天,他把全队叫到越秀山,抱来一筐旧足球,挨个往里塞棉花、灌沙子,变成“实心弹”。“踢不动,就当手榴弹扔。”一句话,把小伙子们扔进了滇缅公路。他升官很快,从少尉蹿到上校,不靠拍桌子,靠一脚油门:滇缅公路最陡的七十二拐,他空手开空车先冲下去,再带新兵倒回来,谁要是腿抖,他就把人拎到驾驶楼,拿钢笔在仪表板画一条线:“抖过这条线,就当你翻车。”新兵哭,他笑:“哭什么?前面运的是炮弹,后面运的是国运。” 1942 年五一,怒江大桥被炸,堵了三百辆军车。他叼着牙签上去查看,牙签咬断半截,回头喊:“把足球给我!”旧习惯,他车里永远塞一只漏气足球。球塞到断桥缺口,外面浇两层汽油桶,再铺钢板,临时桥面两小时拼成。车队通过时,他站在桥头晕,第一次觉得脚软——不是怕死,是怕球不够用。那天他日记写:球能撑九十分钟的场子,也能撑两分钟的车轮,够了。 抗战胜利,他回广州,华南队早没了,球场改成菜市场。他蹲在路边看小贩拿球门网当豆芽筐,心里痒,把军帽一摘,跟着人家吆喝:“豆芽脆,国足更脆!”小贩听不懂,只觉得他嗓门大,给他送一把豆芽。他拎回家,让老婆炒,嚼两口,眼泪掉饭里。那晚他梦见自己头顶仍在争顶,醒来发现是风扇叶子在转。 1949 年,他带全家迁香港,口袋里装两样东西:一枚奥运徽章、一只瘪足球。香港人认钱不认球,他先教洋人打网球糊口,晚上在油麻地小球场偷偷带小孩踢“头球”——没灯,借路灯,小孩顶得头破血流,家长骂“神经病”,他递云南白药:“破点皮算啥,国破才疼。”谭咏麟那时刚上小学,放学回来写功课,桌子是乒乓球台改的,老爸在台底下塞一只足球:“写完才能踢,踢完再写歌,随你。” 儿子后来唱《朋友》,唱到“繁星流动,和你同路”,他在台下抱着拐杖打拍子,嘴里念叨:“这调子比滇缅公路还长。”记者追问儿子成功秘诀,老头抢答:“我教他头球,没教他点头。”全场哄笑,笑完又静——老头的眼神太亮,像还装着探照灯。 我去年采访谭校长,问他老爸最狠的一句训话是什么。他学老爸口音:“你考零分我不骂,你把球停在脚下不向前,我就踹你屁股。”说完补一句:“其实老爸从没踢过我,他舍不得,那脚力能开山大卡。” 2006 年老头走,殡仪馆外摆满足球,工作人员问要不要收,谭咏麟说:“让他们躺着吧,我爸梦里还要头球。”出殡那天,香港下小雨,球迷自发排队,一人一脚把球从门口踢到马路,球滚一路,水溅一路,像一条小小的滇缅公路。那天我混在人群里,忽然明白:老头一生最厉害的不是赢球,是把足球踢成救生圈,踢成桥,踢成一条能跑卡车的生命线。至于儿子唱了多少场红馆,破了多少张唱片,在老头眼里不过是另一场加时赛——观众换了,比分还在。 今天国足又输,大家骂“解散”。我翻出老照片,看谭江柏用绷带缠头,心里骂不出口。解散容易,难的是再聚;输球容易,难的是再赢。老头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捧杯,而是如何把漏气足球塞进断桥,让后面的车先过去。奖杯会落灰,桥塌了可以再搭,只要有人敢抱着球往前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1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