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这手棋下得确实够狠,用1500亿美元的波音订单当筹码,直接掐住了美国的经济软肋。 2025年卡塔尔跟美国波音公司签下210架飞机订单,总价值高达1500亿美元。看似是买飞机,但其实没那么简单。 要知道2022年波音一整年忙前忙后才赚了666亿美元,卡塔尔这单直接是它那年收入的一倍半。更别说2022年波音还亏了50多亿美元,所以这哪是普通商业交易,分明是抓住了美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把柄。 最关键的是,这还牵着美国160万人的工作。简单说就是,每100个美国打工人里,就有一个人的饭碗跟波音直接或间接挂钩。 波音早不是一家普通公司了,它的供应链铺得特别广,近万家供应商都靠着它吃饭:从西雅图装飞机的工厂,到中西部做零件的小作坊,再到佛罗里达搞软件服务的公司,连在一起就是个庞大的经济圈子。 可别看波音盘子大,其实早没表面那么结实。2008年有次工人罢工,才持续52天,波音每天就少赚1亿美元。 还有股价,从2019年到2025年,从446美元的高点一路跌,2025年就算有点回升,跟巅峰时比也跌没了六成多。2022年算是好点,终于有了自2018年以来第一次正向的资金流动,可全年还是亏了50多亿美元,平均每天得烧1380万美元。 2025年6月还有个事儿,特别能说明问题:印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在机场坠毁,消息刚出来,波音股价立马就跌了6.53%,反应比救护车到现场还快。 这就能看出来,市场对波音早就没多少信心了。这种时候,卡塔尔递来的1500亿美元订单,对波音来说根本就是没法拒绝的帮助。 卡塔尔选的时间也特别准。那时候波音正愁中国市场打不开,2022年一整年才给中国送了8架飞机,而老对手空客同期送了100多架。要知道以前中国市场能占波音全球交付量的四分之一,丢了这块市场,波音元气大伤。 偏偏这时候卡塔尔带着大订单来,波音哪敢怠慢?只能好好听对方的想法。 这种用大订单影响政治的事儿,其实早有例子。以前沙特就常靠买大量军火,让美国在中东政策上多听自己的;现在卡塔尔不过是把“军火”换成了“民航飞机”。 美国在中东有不少需求,不管是军事基地要维持,还是能源安全要保障,都得靠卡塔尔这种地区盟友帮忙。现在卡塔尔手里握着能影响160万人工作的订单,说话自然有分量。 更麻烦的是,美国这些年制造业越来越空心化,像波音这样既能提供高薪工作,又能带动一串产业链的公司没几家了。2022年波音民用飞机部门的收入比前一年涨了94%,可就算这样还是亏,就能看出这个行业多不好做。 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根本没法不管波音的死活。毕竟波音每年能给美国经济带来790亿美元的贡献,要是因为订单黄了导致整个产业链垮掉,不只是经济受影响,搞不好还会引发社会稳定问题。 卡塔尔显然把这些门道摸得透透的。他们没把这订单当成一次性买卖,而是做成了能随时调整的“筹码”。合同里关于什么时候交飞机、怎么付款的条款,都可能随着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而变。 波音当然知道这里面有风险,可自己连年亏损,根本没资格跟卡塔尔讨价还价。2022年波音全年交付480架飞机,已经比前一年多了41%,可面对卡塔尔这210架的订单,还是得放低姿态。 说起来也挺讽刺的:波音以前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代表着“美国制造”的最高水平,现在却得看别人的脸色做事,就因为对方手里的订单能决定上百万人的生计。 说到底,在全球化这个大环境里,一笔大订单早就不只是商业上的事,还能影响大国之间的关系。 卡塔尔这步棋之所以高明,就是因为它看准了波音在美国经济里的特殊位置,既是重要支柱,又是没法碰的弱点,捏准了这个点,自然能让美国在中东政策上多考虑考虑后果。毕竟面对160万人的工作,再强硬的政治表态,也得掂量掂量实际代价。
很多人都低估了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后果,因为这对逊尼派的王爷们来说就是他们阿拉伯世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