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

星星有话讲 2025-09-16 13:00:11

欧盟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法国政坛大乱,德国市场暴跌,意大利极右抬头,欧盟危机四伏,却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赴美,商讨对中国的“二级制裁”,理由荒唐--中国买了俄罗斯的能源。 欧盟确实在华盛顿搞了个大动作,高层官员专程跑去美国,讨论要不要对中国实施所谓的“二级制裁”。 理由呢?听起来有点绕,他们说中国从俄罗斯买了能源,这违反了欧美对俄的限制政策。 但讽刺的是,欧盟自己至今还在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2023年甚至比前年还增加了40%,一边自己没断,一边指责别人,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说白了,欧盟这次提议,明面上是冲着中国采购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来的,但深层原因更复杂。 俄乌冲突后欧美试图用能源制裁打击俄罗斯经济,但效果并不理想,俄罗斯把能源贸易转向亚洲,中国、印度成了大买家。 欧盟内部因此产生焦虑,觉得制裁出现漏洞,就想把压力转嫁给第三方国家。 而欧盟自己眼下日子并不好过,法国政局不稳定,民众抗议不断;德国经济低迷,工业竞争力下跌,意大利右翼势力上升,质疑欧盟整体性。 这种背景下,欧盟委员会却高调推动对中国制裁,更像是一种转移视线、对外示强的政治操作。 其实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是长期合作的一部分,完全属于正常贸易,双方结算也多以本币进行,不依赖美元体系,欧美想用金融手段干预,难度很大。 更何况中国不是唯一继续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印度、土耳其等众多国家也在买。 欧盟如果真推动二级制裁,可能先伤到自己,中欧贸易规模巨大,欧盟许多成员国依赖中国市场,德国车企、法国航空、荷兰光刻机企业都很难承受突然脱钩。 这种制裁一旦实施,只会加剧全球贸易碎片化,推高能源价格,让欧洲通胀问题再次恶化。 说到底这场制裁闹剧反映欧美在应对国际格局变化时的无力感,与其强行拉帮结派、搞经济胁迫,不如正视多极化世界的现实,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真正符合欧盟长期利益的选择。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脸呢?欧盟自己还在买俄罗斯能源,竟酝酿制裁中国…)

0 阅读:5

猜你喜欢

星星有话讲

星星有话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