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华人表示“如果中国无人机,足够先进,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大多数都是中国无人机,而很少看到其他国家的”,恐怕这位华人还不知道,现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战场当中,使用的改装型无人机,大多数都是使用,中国民用武装无人机改装的。 现在全球市场上,七成到八成的民用无人机都来自中国,光是大疆一家就占了超过七成的份额。 既然中国民用无人机到处都是,改装起来又方便,那自然就成了各国战场改装的首选。 看看眼下打得正热闹的俄乌战场就更清楚了。乌克兰军队每个月要用掉一万多架小型无人机,这里面六成都是大疆的 Mavic 系列。 这些无人机本来是用来拍风景、给农田打农药的民用产品,到了前线士兵手里,加装个炸弹就成了攻击武器。2023 年上半年,光是通过欧洲中介进入乌克兰的中国无人机和零件就有几百万架,就算大疆从 2022 年起就暂停了对俄乌的直接销售,也挡不住这些民用产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战场。 波兰军队也在用大疆 Mavic 3 和 Air 2S,他们在国防部公布的照片里,给这些无人机加装投弹器,训练士兵扔手榴弹,把民用设备硬生生改造成了作战工具。 从数据上看,2024 年欧盟有份报告说,欧洲国家军队的训练中,中国无人机占比超过 50%。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战场上常见中国无人机被击落了,毕竟用得多,基数摆在这儿。 俄军在 2024 年 7 月一个月就发射了 6245 架无人机,平均每天 201 架,就算乌克兰空军说拦截成功率高达 89%,剩下被击落的数量也相当可观。这些被打下来的无人机里,大多是中国民用改装的,毕竟它们在战场上的存在感实在太强了。 再看看中东战场,情况也差不多。叙利亚战争时,反对派武装就用 13 架装了简易爆炸装置的无人机,袭击俄军驻叙利亚的基地,这些无人机很多都是中国民用产品改装的。 而伊拉克安全部队用中国的彩虹 - 5 无人机反恐,沙特用翼龙 - 2 打击胡塞武装,这些正经军用无人机却很少听说被击落,因为它们本来数量就少,性能又强,飞得高打得准,自然不容易被打下来。这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军用无人机凭实力生存,民用改装无人机靠数量冲锋,被击落的概率当然不一样。 中国无人机之所以成为战场改装首选,不光是因为数量多,更因为改装起来太方便了。大疆的 Mavic 系列几千美元就能买到,皮实耐用,抗干扰能力还强,在俄军电子战环境下照样能飞。 乌军士兵说,这些无人机飞得稳,信号不容易丢,加装个炸弹就能当自杀式无人机用,任务完成率比美国送来的无人机高多了。美国的 Switchblade 300 自杀无人机一架好几万美元,性价比低到爆,基本成了一次性用品,自然没人愿意大量用,被打下来的也就少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无人机的供应链太强大了。乌克兰就算启动本土无人机产业,投资几亿美元建厂,核心零件还是得从中国进口,没有中国的电池、电机和摄像头,他们的产量根本上不去。 2024 年夏天,乌克兰国防部说每月能生产 2 万架 FPV 无人机,但里面的关键部件大多来自中国。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让中国民用无人机在全球市场无处不在,就像超市里的矿泉水,随处可见,价格便宜,拿起来就能用,战场上自然成了首选。 其实把民用无人机改造成作战工具,就像把家用轿车改成赛车参加比赛,本来就不是专业装备,被淘汰的概率当然高。但这恰恰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实用性强,能从农田直接走上战场,这种 “多面手” 能力可不是谁都有的。 那些真正先进的中国军用无人机,比如翼龙 - 2、彩虹 - 5,在中东战场上横扫对手,却很少被击落,因为它们是正经的作战装备,就像专业赛车,性能和防护都不是家用车能比的。 所以说,战场上被打下来的中国无人机多,不是因为不够先进,而是因为中国民用无人机在全球市场的存在感太强,改装太方便,成了各国战场的首选。 就像超市里最畅销的方便面总被最先抢光,不是质量差,而是买的人多。这些本来用来拍风景、种庄稼的无人机,被迫在战场上 “兼职”,被打下来的数量多也就不奇怪了,毕竟它们在战场上的 “出勤率” 实在太高了。
一位美国华人表示“如果中国无人机,足够先进,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大多数都是中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9-15 12:24:37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