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昌浩的警卫员被马家军拦住,敌人打量了他一番,正要放他走,一个叛徒却喊道:“抓住他,他是徐向前的参谋!” 1936年10月,以红四方面军为底子组成的西路军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意在打通与苏联的国际通道。 在甘肃的河西走廊,西路军遭到了马家军的重兵围剿,尽管西路军浴血奋战,但由于敌众我寡,再加上没有补给、援军,西路军损失惨重,弹尽粮绝。 在这种背景下,西路军于1937年3月在石窝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接下来的安排。 经讨论,众人决定,让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回延安向中央汇报西路军的情况。 西路军余下的部队则分散打游击。 回延安的路上到处是敌人,如果带太多人,很容易就暴露身份,所以徐向前、陈昌浩就各自带了一个警卫员,由这两个警卫员护送两人回延安。 途中,徐向前4人多次遭到敌人的搜查。 甚至有的敌人还要把他们抓起来。 康海生、赵家仕两个警卫员为了掩护两位首长,就主动引开了敌人,这样,他们就和徐向前、陈昌浩走散了。走散后,两人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回延安或者找到大部队,想到这,两人继续前行。 由于搜查的敌人太多了,为了躲避敌人搜查,康海生、赵家仕都换上了一身普通老百姓的衣服。 两人的枪已经没子弹了,带着反而成了累赘,所以两人一商量,就把枪找个地方埋了起来。 这样,没有枪、穿着破烂衣服的两人,看起来就像是难民或乞丐,在经过敌人封锁线时,敌人只是稍微搜查了一下,就让康海生、赵家仕离开了。 谁知这时,马家军队伍中,有一个十六七岁的红军小兵却突然指着康海生,说:“别让他走了,他是徐向前的参谋。” 这个红军小兵原来是红九军的文书,在西路军总部见过康海生,他不知道康海生其实是陈昌浩的警卫员,但为了向敌人邀功,他才说了这句话。 果不其然,正要离去的敌人听了这话,就包围了康海生、赵家仕,并将两人抓走了。 叛变的红军小兵并不认识赵家仕,敌人还以为赵家仕只是一个普通的红军。所以康海生、赵家仕被俘后,就被关在了不同的地方接受审问。 马家军的军官马元海听说康海生是徐向前身边的参谋,还亲自来到审讯室审问他。 马元海威胁道:“快说,徐向前、陈昌浩在哪?不说,就把你扔进油锅。说了,给官做,给赏钱。” 康海生连忙摇头,说:“我只是部队里一个烧火做饭的伙计,不认识徐向前,更不知道首长的去向。” 康海生于1930年参军,他参军时只有13岁。 被俘时,康海生不过20岁。 由于康海生长了一张娃娃脸,看起来很年轻,而且在审讯中的表现确实像是一个普通的小兵,马元海就逐渐对他失去了兴趣。到了后来,敌人对康海生的关押也变得松懈起来。 康海生还凭借年纪小的优势,和监狱中年纪较大的看守聊天,并获得了对方的同情。 但康海生知道,长期被关押,肯定凶多吉少。 所以康海生就一直在想着如何逃跑。 一次,敌人让康海生抬担架送伤员去西宁,到了西宁后,敌人又让他修路,修路期间,康海生借着外出采购物资的机会,偷偷逃走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康海生去了兰州,并找到了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这才回归组织,此后,康海生就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又去了东北,他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与康海生一同被俘的另一个警卫员,则下落不明。
1937年,陈昌浩的警卫员被马家军拦住,敌人打量了他一番,正要放他走,一个叛徒却
碎星
2025-09-14 16:01: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