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是时候给马英九定性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历史大

逸尘凌虚风 2025-09-11 20:29:49

事已至此,是时候给马英九定性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然而通往统一的道路上,挑战远不止那些公开的分裂势力。 两岸这事儿,说起来总让人觉得纠缠不清,尤其是像马英九这样的人物,表面上看挺亲近大陆,实际上他的每一步都藏着讲究。他从卸任后开始频繁往大陆跑,马英九这些年来的大陆行,选的地方多半是民国时期的旧址,南京总统府、武汉的辛亥革命遗址、重庆的渣滓洞,重庆江边那些痕迹,他总爱提起来感慨。陕西的西安城墙,北京的长城段,也都带着历史味。 话说回来,他为什么总挑这些点?分析下来,这路线安排避开了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香港澳门这些展现当代中国治理成就的地方。去敦煌看壁画是文化寻根,可为什么不顺道去看看高铁网络或者扶贫成果?这种选择性参观,隐约透出他那套“中华民国”史观的影子。不是真心想推动融合,而是借着旧日情怀,维持一种模糊的认知。媒体报道时,用“访问大陆”这词儿,听着就别扭。一个中国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哪需要“访问”?这用词本身就模糊了主权界限,容易给台独势力和国外媒体留把柄,炒作“一中一台”的把戏。 他的核心话术,得从那句“和平民主统一”说起。2025年6月在敦煌研究院讲话时,他突然脱稿抛出这六个字,解释和平就是不搞武力,民主就是尊重台湾2300万人的意愿。听起来冠冕堂皇,可细想,这完全把国家主权颠倒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法理基础铁板钉钉,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得把偷走的台湾澎湖归还中国,日本投降时也承认了这些。反分裂国家法更直白,国家绝不允许分裂出去。主权是全体14亿中国人的事儿,哪能让一个地方的民意投票说了算?马英九这套逻辑,把地区意愿凌驾于国家意志之上,忽略了大陆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扭曲了“台湾前途由两岸全体中国人决定”的原则。说白了,这不是推动统一,而是巧妙拖延,维持现状。 再看他早年的政策,不统不独不武,这“三不”就是典型。2008年上台后,他就定下这个调子,任内不推动统一、不宣布独立、不诉诸武力。国民党把这写入纲领,本意是缓和两岸,可实际呢?成了国民党政治死胡同。岛内选举一塌糊涂,2014年九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从多数席位掉到只剩六个,经济压力、施政争议全砸下来,马英九自己都承认影响了支持率。民进党捡了大便宜,拿下十三席,之后在教育上大刀阔斧,淡化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年轻一代的认知慢慢变味。 国民党这些年节节败退,马英九的路线难辞其咎。他在岛内总以反独形象示人,可反对的不是台独本身,而是急统。反对武统,回避实统,推缓统,本质上迎合维持现状的主流民意。跟民进党的公开挑衅不同,他的做法更隐蔽,用“和平”包装拒统内核,给分裂势力腾出缓冲空间。岛内年轻人就是在这种氛围里长大,对统一的认识被稀释。国民党丢了大陆政权,又在台湾丢民心,谈什么“尊重民意”?他的大陆行虽提供交流机会,可路线和话术都透着小心思。去民国故地感慨,却不碰当代主权标志,这不叫文化寻根,叫隐性认知操作。 大陆接待他时,一直保持善意,用“老朋友”欢迎啥的。2023年上海会见国台办主任宋涛,两人谈两岸原则,宋涛重申台湾前途由全体中国人共决。类似场景在后续行程重复,厦门论坛的握手环节也一样。可舆论开始审视,不能光看表面亲切。马英九湖南祖籍、早年保钓文章被提,可这些改变不了他的政治框架。指望在特定环境中长大的人,从骨子里拥护统一,纯属一厢情愿。两岸统一是历史必答题,不是选择题,主权不容谈判,更不能公投。国民党岛内衰落、民进党推进,都挡不住这一进程。 马英九的这些举动,归根结底是软性拒统。表面推动交流,实际拖延统一,借文化话术模糊主权,迎合岛内民意,提供分裂缓冲。这套策略对认知的侵蚀是慢性的,媒体用词不当就容易被利用。岛内政治不会因几次寻亲逆转,更不会被几句中华民族改变。统一大势不可逆,挑战虽多,但法理清楚,民心所向。马英九的定性,就在这儿:不是真心拥统,而是巧妙维持现状,间接助长分裂。话说回来,两岸一家亲,这话不是空喊,得实打实推动。希望更多人看清本质,别被糖衣迷惑。统一进程会继续,全体中国人共同掌握台湾前途,这才是正道。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逸尘凌虚风

逸尘凌虚风

逸尘凌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