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居民区突然传出爆炸声,浓烟升起时,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东。
这场以色列针对旅居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的"斩首行动",为何选在停火谈判关键时刻?为何敢公然袭击美国盟友卡塔尔?背后暗藏着怎样的地缘政治博弈?
以色列,中东平头哥,绝不浪得虚名。
9月9日下午3时,以色列出动15架战机向多哈发射10枚导弹,目标直指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的办公地点。袭击造成6人死亡,包括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尔安全人员。
有一张哈马斯高层的扑克图,显示,哈马斯高层基本全部被搞掉。
以色列的行动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中东的一些国家及一些极端组织已经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渗透得如筛子一般。
这次以色列的行动发生在哈马斯代表团讨论美国停火方案时,说明以色列根本就没把哈马斯当成可以谈判的一方。
美国既提供乌代德基地加油机支援,又急忙撇清关系。以方称行动"筹划数月",哈马斯则声明暗杀"未能得逞",但现场视频显示三层建筑被炸成废墟,周边居民房屋剧烈震动。
一直和美国关系良好的卡塔尔,感到作为主权国家遭军事侵犯,需要美国给说法。
此时,必有特朗普。
特朗普发长文撇清关系,他表示,自己是从美军处得知以色列在多哈袭击哈马斯成员一事,“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做的决定,不是我做的决定。”
他称自己得知消息后,立刻要求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就以色列的袭击向卡塔尔示警,“但为时太晚,已经无法阻止袭击。”
特朗普不同意乌克兰反抗俄罗斯,但在以色列打哈马斯这方面,对以色列基本是全方位无条件支持。
特朗普也成为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和稀泥”大师。
以色列对哈马斯一贯是稳准狠。
对哈马斯基本都是采取精准的“斩首行动”,哈马斯可能根本想不到,那场名为“阿克萨洪水”恐怖袭击,会带来这么久这么强烈的后遗症。
哈亚曾在2014年被以军袭击,这次没能幸免。
此次以军试图通过消灭谈判团队瓦解哈马斯议价能力。内塔尼亚胡宣称这能"为结束战争铺平道路",但被扣押者家属团体直言"希望更加渺茫"。
当然这次袭击,也是在考验超级盟友美国的态度。
这些袭击,选择美军基地附近的目标,既测试美国安全承诺底线,又利用特朗普"决定由内塔尼亚胡做出"的甩锅表态。
美军延迟10分钟警告卡塔尔的做法,让海湾盟友深感不安。
通过打击卡塔尔作为调解者的特殊地位,以色列试图改变《亚伯拉罕协议》签署国对巴以问题的态度。阿联酋警告"危险后果",沙特保持沉默,反映阿拉伯国家反应克制的现实。
卡塔尔,这个拥有美军中东最大空军基地的国家,长期扮演着矛盾角色:既是哈马斯金主,又是美国战略伙伴。其外交部谴责袭击是"懦夫式攻击",却未采取实质报复,暴露出两难处境——安全依赖美国与主权遭侵犯的矛盾难以调和。
多哈允许哈马斯设政治办公室的历史可追溯至2012年,这种独特安排曾促成多次停火。但以色列此次行动直接挑战了卡塔尔的调解机制,甚至传出"美以作局诱杀"的猜测。尽管未经证实,但美军基地支援以军行动的事实,已重创卡塔尔外交信誉。
美军既支援空袭又撇清责任的做法,让海湾国家质疑其霸权信誉。
阿联酋、沙特等国的谨慎反应显示美国盟友体系松动,那么还要看看是伊朗、真主党或其他国际或组织可能升级报复行动,是不是能引发代理人战争风险。
以色列每一次打伊朗、哈马斯或真主党,都会带来一些连锁反应,但总的来说反应都不大。
这个世界,除了美国的态度可以稍微考虑一下,其他国家的意见,以色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阿拉伯国家"表面谴责、实质观望"的态度加速哈马斯孤立。
以色列冒险行为可能反噬《亚伯拉罕协议》成果。
美国战略东移计划因中东局势恶化受挫。
之前,特朗普说,俄乌不和平谈判阻碍他上天堂。现在一看,以色列在中东似如无人之境,这或许也是阻碍他上天堂的障碍之一了。
以色列这次袭击,又把特朗普推上风口浪尖,现在看来,他离他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和平奖是越来越远了。
下一次爆炸声会在哪里响起?
作为全球“火药桶”中东地区正站在新旧秩序交替的危险十字路口。
美以被指联手做局打击哈马斯高层热点观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