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通房丫头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管家突然冲进来高喊了一句,她手一歪,啪地一声碗摔落地面碎了一地。正妻刚打算开口斥责,丈夫却开怀大笑:“坐下,一同用膳!” 李氏之所以会如此吃惊,这是因为管家高喊:“三少爷高中了,中了会试第一名!” 三少爷谭延闿就是李氏的亲生儿子,他在浙江巡抚谭钟麟的五个儿子中排行第三。听到管家的话,李氏这是高兴的忙中出错,听到她的儿子高中了,大夫人自然是满心不悦,对于李氏的错处,她自然是要严惩的。 可是谭钟麟却不准责罚,因为谭延闿这一次可是好好给他长脸了,他破天荒说了开头的那句话,让李氏坐下与他和正妻陈氏一起用餐。这算是给与李氏最大的体面和奖赏。 谭延闿中了“会元”可是了不得,这就算是省考第一名,而且他填补了湖南在清代二百余年无会元的空白!这样的荣誉,可是让谭钟麟觉得脸上有光,所以,他对李氏也格外宽厚了一次。 在谭家这样的大户人家,规矩甚多,像李氏这样的通房丫头就和普通丫头没有任何的区别,都是要侍奉男主人和女主人的。她们犯了错可以打骂,甚至可以将她们发卖出去,她们的身家性命都掌控在当家主母的手中。 李氏是河北人,父母早逝她和弟弟相依为命,为了活下去,她就被卖到了谭家做丫头,因为主母陈夫人生病没有办法随着谭钟麟出任,所以李氏才被提拔成为了通房丫头随身侍奉谭钟麟,就在光绪五年,才生下了谭延闿。 不过,就算是有了儿子,李氏的地位依旧很低,因为她生了儿子,陈氏对她愈发不满意,毕竟,陈氏也只有大少爷和二少爷两个儿子。李氏为了儿子谭延闿能够平安长大,她总是处处隐忍,受了多大的委屈都不说。 因为她的出身低,谭延闿从小也会被其他少爷欺负,他们就喊他“小老三”,他年纪小并不懂哥哥弟弟为何要这样称呼他。他一定要缠着生母李氏问个明白,李氏这才告诉他,因为自己出身低,他们看不起他,才会这样称呼他。 李氏对他说:“孩子对不起,要是你托生在大夫人的肚子里,你就不会遭受这样的委屈了。”谭延闿不仅没有怪李氏,反而更加心疼她了,因为他作为少爷,好歹待遇会好很多,母亲只能被当做下人使唤,她的日子过得才是艰难! 谭延闿保住生母李氏,他对她说:“姨娘不要怕,等儿子长大了,一定会孝顺您,保护您的!”李氏也欣慰的将谭延闿抱在怀里。 李氏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她却明白很多道理。她对儿子谭延闿说:“孩子,为娘希望你读书要成为一个好人,而不仅仅只是想要做一个好官!读书是为了学做人,反而仅仅只是追求功名利禄!” 谭延闿将生母李氏的话一直牢牢记在心里,这也让他后来的仕途走得很顺。 谭延闿3岁启蒙,5岁就入私塾念书了,他很聪明在13岁就中了秀才,虽然25岁才中会元,可他也是整个清朝湖南籍世子中唯一的一个会元。 谭延闿中了会元之后,他去参加殿试,取得了二等第35名,得到进士出身。 并非只有中了“状元、榜眼和探花”才算是中了,其实只要有进士出身都可以做官的。 民间还有一个关于谭延闿差点就中了状元的传说,故事是这样的,原本谭延闿要被选定为状元的,奈何,慈禧太后因为不喜欢谭嗣同,刚好谭延闿姓“谭”,又是湖南籍,慈禧太后就不喜他做状元,刚好有一个考生叫“刘春霖”,恰逢天下“大旱”,继续一场春雨,这不“刘春霖”就因为名字好被选为状元,谭延闿就被降为二甲第三十五名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虽然谭延闿没有成为状元,但他未来的仕途还是相当顺利的,他做过国民政府主席,后来还做过行政院院长。 谭延闿用自己的官职,为母亲争取到了谭家的一席之地,她未来都可以与大夫人比肩,能够一起坐在凳子上一起吃饭了,再也不用做伺候他们的那个人了。 谭延闿因为母亲曾经做妾的为难,所以他很体谅女子,他发誓一辈子都不会纳妾。他与妻子婚后生育了一子三女,就算是中年丧妻,他再也没有续弦过,不管是谁想要帮他推荐,他都没有答应过。 谭延闿除了生前让母亲有体面,在母亲李氏过世后,他也为母亲争取到了最后的尊严。 按照谭家的规矩,谭延闿的母亲只是妾室出身,所以在她过世后,她不能从族祠的正门被抬出去,只能从侧门出去。谭延闿不满意族人如此对待母亲,他执意让人将母亲的棺椁从正门抬出去。 族人有的就挡在大门口,有人来劝说他:“延闿,你不能做了大官就要坏了家族的规矩!”反正,众人齐心不准他这样做。 谭延闿怒了,他一下子就躺在母亲棺椁的盖子上,他对着其他人大喊:“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扛夫们扛着他,其他人看到这个情形,他们知道再也拦不住了,所以就让出了门口,让谭延闿出去了。 谭延闿终于为母亲保住了最后的尊严,他希望母亲能够堂堂正正的从谭家走出去,她这一辈子受了太多的委屈,死后,他再也不希望她受委屈了,他让母亲刻上“李夫人”名号下葬。 资料来源:新湖南日报——谭延闿不纳妾不续弦的婚姻观 - 湖湘名人录 [引用日期2021-03-04]
1904年,通房丫头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
千年风云录
2025-09-10 00:15: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