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3.0 这套技术如何实现的关键!
很多人就会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材料 → 结构 → 系统,形成了一个“安全铁三角”:
1)材料上的变化主要有这么几个(阻燃电解液、隔膜、正极表面纳米级的包覆),主要是在电芯内部的材料层面来调整,阻燃电解液实现界面膜自动修复强化,将产热削减至极限,电解液自熄灭可以切断化学反应链,从源头消除起火风险。安全隔膜自带阻燃、耐热特性。即便在高温燃烧时,隔膜微孔结构、宏观尺寸仍不发生显著变化,杜绝因隔膜破裂引起的电池短接热失控,通过纳米点缓包覆技术,在正极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的包覆层,这样能够稳定正极材料的结构,减少热失控的风险。
2)结构电池系统层面(电芯安全装置、气凝胶隔热垫、防火喷涂层,多层隔绝热失控)主要包括电芯安全装置,被触发电芯的相邻电芯,它的温度和压力迅速降低,鼓胀不明显,电芯状态更稳定、更安全。气凝胶隔热垫,极致隔热、主动吸热和均摊热量,在电池热失控以后能够把热量锁在一定的范围,均热和降热。防火喷涂层能够实现隔热和抗热失控冲击的功能,从而保护电池外壳。
3)系统层面(系统监测、控制+高压主动冷却),电池管理层面的技术包括高压电路稳定控制技术和系统控制策略,自动检测当前的绝缘、温度、电压、气压等信号,确认电池持续稳定放电,动力系统状态安全可控。 高压主动冷却调用电池包高压电力驱动压缩机制冷,使电池温度得以长时间维持在最佳工作区间,降低热失控时排放物的温度与浓度。
NP3.0对于行业层面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次改变安全规则的技术。
你可以想象,哪怕是在高速的时候, NP3.0技术从电芯材料到系统层面保证了电池不起火、不冒烟、不断电,确保车辆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操控,驶离危险区域。对于驾驶者来说,哪怕遇到电芯出现热失控的最极端的情况,也不用再慌了,NP3.0技术能兜底,这一点就把安全提升到了整个“出行”场景的系统层面。从这点来看,社会价值很大的。
现在对于电池的安全,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的保证很多人寄希望于固态电池,但是现在来看NP3.0技术就能实现安全的跨越式前进。
IAA2025宁德时代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