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宋时轮在饭店吃饭,无意间听到老板的名字,他手猛地一抖、放下筷子对服务员说:“快带我见她!” 在1950年上海的饭店里,宋时轮正吃着饭,突然听到老板叫董竹君,这名字像一道闪电,让他一下子想起二十一年前的恩情。他放下筷子,急忙让服务员带他去见她。这重逢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让一个将军这么激动? 1950年2月,上海法租界一家高级饭店举办宴请。三野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穿着便装,坐在席间。宴席上,有人聊起饭店来历,说老板是个女性创业者,在上海滩打拼出一片天。甚至杜月笙、黄金荣这些青帮人物也常来光顾。宋时轮听着听着,注意力集中起来。服务员端菜时,提到老板在楼上处理事宜。客人问老板姓名,服务员说叫董竹君。 宋时轮听到董竹君这个名字,就想起1929年的往事。那年,他从广州监狱出来,腿受伤,跑到上海,身无分文,还断了党组织联系,日子过得艰难。他找友人李堂萼帮忙,李堂萼说自己被特务盯上,不能留他,但写了张字条,让他去法租界找董竹君,说她讲义气,能帮上忙。 宋时轮拿着字条,找到饭店。董竹君看完字条,明白情况,就让他住下,对外说成表弟,还请医生看腿伤。之后,她安排人送饭,帮着打听党组织消息。相处中,宋时轮知道董竹君的经历。她前夫夏之时,当过四川督军,后来失势,酗酒施暴,她受不了,带着四个女儿来上海,开起饭店,在乱世里站稳脚跟。 腿伤好后,董竹君帮宋时轮联系上组织,还给他八块大洋做路费。宋时轮说恩情记着,革命成功一定回报。分别后,宋时轮从那个落魄青年,成了解放军将领。董竹君继续经营饭店,还暗中帮地下党传消息、护同志。 1950年宴会上,宋时轮让服务员带他见董竹君。推开办公室门,董竹君抬头,看来人眼熟,一时没想起来。宋时轮说自己是当年养伤的宋时轮。董竹君认出,笑着说当年青年现在成司令员了。两人聊起旧事,宋时轮说若没她帮忙,就没今天。 这个故事,说的是革命年代里,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互助。董竹君作为进步人士,不光自己创业,还帮了不少革命同志。宋时轮后来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管上海治安,推动工商业改造。董竹君的锦江饭店,也成了接待外宾的地方。 在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把饭店捐给国家,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宋时轮在军科院工作,一辈子记着这份恩。他们的经历,体现出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 董竹君生于1900年,早年家贫,被卖到青楼,后遇夏之时,成了督军夫人。但夏之时失势后,对她不好,她就独立出来。1929年开群益纱管厂,1930年办锦江川菜馆,生意越做越大。抗日战争时,她还支持过地下工作。 宋时轮1907年生,1927年入党,早年在黄埔军校,参加过长征。解放战争中,打了不少硬仗。朝鲜战争时,率九兵团入朝,指挥长津湖战役。回国后,授上将衔,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他们的重逢,不光是个人恩情,更是时代缩影。那时候,很多人像董竹君一样,支持革命。宋时轮也总说,革命成功靠大家。董竹君后来参加政协,当过全国妇联执委,为妇女权益说话。
1950年,宋时轮在饭店吃饭,无意间听到老板的名字,他手猛地一抖、放下筷子对服务
蕊蕊聊过去
2025-09-06 14:34:30
0
阅读: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