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女研究生去求职,HR给出2500元的月薪,她顿时面露不悦,扭头就走,回到家,她眼眶含泪道:“我读了七年书,每年学费10800,就给我2500元工资,如今学历这么不值钱了吗?” 学历就是职场的“敲门砖”,是获得好工作和高福利的保障,几乎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高学历人才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今年的校园招聘,就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一些机构给本科生甚至硕士毕业生开出的薪水,竟然只有区区两三千块一个月。 最近,辽宁一所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她的求职故事就扎了无数人的心。她满怀期待地去一所学校面试,结果却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对方开出的条件是:月薪2500元。 这还没完,工作不仅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转正后或许有点微不足道的补贴,而且还是每周单休。因为工作时间要跟着学生走,连晚自习都得陪着,这基本上就是全天候待命了。 女孩当场就觉得“难以置信”,她想不通,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拿到的待遇还不如去做服务员。她忍不住反问,难道现在学历就这么不值钱了吗?面对这个数字,她最终还是没绷住,流下了眼泪。 有人说她这是“孔乙己脱不下长衫”,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她也坦诚,自己确实迈不过心里那道坎,但这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本科加硕士,整整七年的光阴,单是硕士三年一万出头的年学费,就花了三万多,更别提生活费了。 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换来的回报却让人觉得“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在小县城,2500块钱可能连房租和基本开销都难以覆盖。这种巨大的落差,刺痛了太多拥有相似经历的高学历求职者。 女孩也反思了自己,大学期间一门心思扑在学业和奖学金上,几乎没什么兼职经历,导致了工作经验的严重匮乏。她的遭遇在网上迅速发酵,一个网友难过地留言,最怕的就是用人单位问应届生要工作经验。 这种焦虑是普遍的。一位博士毕业生也站出来说,自己正为找工作发愁,可亲戚里那些大专甚至初中没毕业的朋友,却有人月入好几万。这让大家开始重新思考,或许在这个时代,实用的技能和难得的机遇,比一张文凭更关键。 有人猜测,这位硕士女生大概率是文科专业,这类专业的起薪普遍不高。加上她在校期间全靠父母资助,没去打工,经验确实是短板。父母在孩子读书时为好成绩骄傲,可当孩子毕业后薪水不达预期时,那份失落感也是真实的。 其实,高学历本就不直接等于高薪。很多中专生、大专生,刚毕业时工资可能更低,但他们一头扎进社会,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和技术,几年后薪资就能实现飞跃。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独当一面、直接解决问题的人。 只有当你具备了这种能力,你才有和企业谈判的筹码。所以,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心态真的要放平,别一开始就过度悲观。学历证明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但职场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企业招新人,必然要投入时间和成本去培养,所以初始薪资不高也合乎逻辑。但别灰心,这只是起点。随着你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你在薪资谈判桌上的底气会越来越足,到时候自然有资本去寻找更匹配自己价值的平台。 我们对读书的价值,也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它不仅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更是为了提升个人修养,拓宽眼界,丰富知识储备。这些内在的财富,不会立刻变现,但它们会让你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沉下心来,给自己充电,踏踏实实地去工作。当知识、能力和人脉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遇总会来敲门。那时候,你就能抓住它,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所以别为眼前的低薪而伤感,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生活的难处人人都有,但无论怎样,我们年轻,还有时间。社会虽然难,但并非铁板一块,总能找到自己的出口。或许是转变方向,亦或许是调适心态,纵处寒冬,终会消散,春天必将来临。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瑞安新闻
为什么大公司都会死死盯着你的“第一学历”?哥们儿,你先记住一句最扎心的话:因为在
【9评论】【45点赞】
天生我材
学门技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