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人性的可怕!”江苏无锡,父亲去世后,男子找到舅舅要求他偿还之前父亲寄给他

史面的楚歌 2025-09-06 07:21:11

“这就是人性的可怕!”江苏无锡,父亲去世后,男子找到舅舅要求他偿还之前父亲寄给他的15万元,可万万没想到,舅舅耍起无赖,说已经用现金偿还了!男子气坏了,把舅舅告上法庭,可舅舅一点都不害怕,想着死无对证,但法院的判决让他意想不到! 信源来源:据荔枝新闻2025.3.13《江苏,父亲去世后舅舅想赖掉15万借款,辩称已用现金一次性还清,》 江苏无锡的陈朋最近心里堵得慌。父亲陈大军走后,他整理遗物时翻出一沓借条,全是父亲生前借给舅舅宋晓东的,加起来整整15万。 陈朋拿着借条去找舅舅要钱,没想到对方拍着胸脯说:"早还完了!"这下可把陈朋急坏了,钱没要回来,反被说成"讹人"。 陈大军和宋大妈是夫妻,宋大妈有个弟弟宋晓东,早些年常以"资金周转"为由找姐夫借钱。 陈大军心疼媳妇,看小舅子每次都写借条、说清还款时间,便一次次把钱借出去。 可这钱借出去容易,要回来难。宋晓东每次到了约定日子就找借口拖延,"下个月一定还""最近手头紧",这话说了不下十回,陈大军也不好意思多计较,总想着"都是亲戚,将就着吧"。 今年陈大军因病去世,陈朋处理完父亲后事,想起这些借条,便找到舅舅宋晓东商量。 "舅,我爸走前借给您的15万,您看什么时候能还?"陈朋语气挺客气,想着舅舅能慢慢还就行。没想到宋晓东脖子一梗:"还完了!你爸活着的时候我就用现金还给他了!" "您有凭证吗?"陈朋问。"那会儿取了现金直接给的,哪有凭证?"宋晓东梗着脖子不松口。陈朋傻眼了,父亲一辈子老实,要真收到钱肯定会收条或者存银行,可家里翻箱倒柜也没找着收条。 他越想越不对:父亲退休工资不高,平时买菜都记小账,这么大的钱哪能没痕迹? 陈朋带着借条上了法庭。法官问宋晓东:"你说用现金还的,有证据吗?"宋晓东支支吾吾:"当时就我和陈大军在场,谁能作证?" 法官又问:"那你取现金的银行记录呢?"宋晓东挠挠头:"时间太久,记不清哪天取的了。" 法院调了宋晓东的银行流水,发现陈大军去世前半年,宋晓东账户里根本没取出过大额现金。 再看陈大军的账户,也没有对应日期的大额存款记录。法官又找宋晓东妻子核实,她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还款细节。 "借条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你主张已还款,得拿出证据。"法官说,"你说用现金还,但拿不出收条、取款记录,也没人能证明,法院不能信。" 最终,法院判决宋晓东一家限期偿还陈大军生前出借的15万元。 这事在无锡当地传开,不少人都替陈朋鸣不平。"亲舅舅都这样,这钱还能要回来?"也有人感慨"亲情在钱面前,咋就这么脆弱?" 其实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谁没个急用钱的时候?亲戚朋友间搭把手是情分,但借钱时写个借条、留个转账记录,不是不信任,是对彼此负责。 老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不是没道理的。借钱时明明白白,还钱时痛痛快快,亲情才能越处越浓。 要是像老宋这样,占了便宜还耍赖,不仅伤了亲情,更丢了做人的信誉。 陈朋赢了官司,可和舅舅一家的情分怕是难修复了。金钱是身外之物,亲情是心里的暖。 借钱时要留个心眼,还钱时要讲个良心,别让钱成了隔断亲情的墙。您说,这世上最珍贵的,到底是钱,还是人心?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