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厂老板凌晨三点集体惊醒,因为中国一纸出口许可名单直接锁死导弹5G电池命脉

栗頿聊 2025-09-02 16:30:23

全球芯片厂老板凌晨三点集体惊醒,因为中国一纸出口许可名单直接锁死导弹5G电池命脉金属   凌晨三点,很多人还在熟睡,但在全球芯片行业的老板群里,消息已经炸开了锅。不是厂里机器出了故障,也不是订单突然黄了,而是一条关于中国出口许可名单的消息。   那些能造导弹、撑5G、做电池的关键金属,这下要按新名单来管了。   之前大家总觉得芯片之争就是拼代码、比光刻机,没太把地底挖出来的金属当回事。可现在才发现,少了镓、钨这些东西,好多活儿根本干不了。   比如造导弹的发动机叶片,得靠钨合金扛住两千多度的高温,没有合格的钨,生产线只能停着;5G基站里的不少元件,缺了镓也玩不转;就连现在热门的新能源电池,某些关键材料也离不开这些金属。   一些人原本还抱着侥幸心理,想着能从别处补货,但现实很快泼了冷水。就拿钨来说,在美国自己搞一条完整的钨产业链,光是审批和建设就得十年起步,还得砸两百亿美金,而且环保组织的反对声音已经排好队准备上诉。   想“脱钩”?说得容易,做起来才知道寸步难行。   欧美技术也不是随便就能赶上来的。比如用铜来替代镓,美国砸了十亿美元,结果成功率还不到20%。德国人试图用铟来替代,但搞出来的材料还带点放射性,实验室的人都吓得停了项目。   不是不努力,是这玩意真不是几篇论文和一堆经费能解决的。   而在中国,另一幅画面正在展开。华为的国产芯片虽然性能比英伟达差一点,但价格更便宜,而且不用担心断供。   中芯国际的客户排到了年底,连很多原本下单台积电的客户也被迫转头回来。深圳的芯片商说得直接:“客户要的不是最强的,而是能持续供货的。”   中美之间的技术较量,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供应链,也走进了真实的生产线。在汽车芯片领域,中国的自给率从几年前的6%一下子飙升到了80%。   EDA工具(芯片设计软件)全流程国产化也开始跑通。以前总说中国“缺芯少魂”,现在连“魂”都在补上。   当然,这压力也不是只有中国自己在扛。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也被逼得往新方向走。比如美国实验室在研究用钠替代锂电池的技术,欧洲拼命搞稀土替代材料,大家都想跳出中国的“矿产圈”,但短期内根本跳不出去。   更现实的是,美国商务部长传出消息要访华,希望能谈谈关键材料的互换问题;印尼也在和中国谈,用资源换技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资源突然变成了和芯片一样值钱的“战略武器”。   最能说明变化的,或许不是一条新闻,也不是哪家科技巨头的声明,而是中国北方某个曾经濒临倒闭的钨矿厂。   那里的厂长接到了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紧急催货电话,却只是默默把手机调成了静音。他没多说话,因为他知道,世界变了,而这一次,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

1 阅读:484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17
2025-09-02 21:38

高明的选择,高明的决策,早就应该这样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8
2025-09-02 22:39

我早就说过科技战发展到极限,那就是你造的芯片不给我用,我就让你造不出高级芯片。然后我自己造芯片,到时候你还得求着我 来我这里买芯片。

用户64xxx90

用户64xxx90

4
2025-09-02 23:29

可以用资源换成品 技术是不可能换的

hanzili

hanzili

3
2025-09-03 01:21

客户要的不是最强的,而是能持续供货的,但最重要的是没有留后门的,不会被远程控制的!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