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提出一个轰动性的观点:我们要打击日本右翼势力、回击历史否认,最好的办法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01 20:35:20

最近有网友提出一个轰动性的观点:我们要打击日本右翼势力、回击历史否认,最好的办法不是光讲自己的苦难,而是要大讲特讲——日本在二战期间怎么虐杀西方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4年9月,一位年轻的美国飞行员跳伞落入太平洋,他叫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当时刚满二十岁,是美军最年轻的海军飞行员之一,他执行轰炸任务时,飞机被击落,幸运地落入海中,被一艘美军潜艇救起,他的获救是命运的眷顾,但那次任务中,还有八名同机飞行员没有那么幸运,他们被日军俘获,遭受了极其残忍的对待,有人被殴打致死,有人被砍头,而其中四人更是在死后被解剖,器官被用于所谓的“提高士气”的宴席,这些细节并非传说,而是战后审判中白纸黑字记录下来的事实。   这不是孤立事件,从菲律宾到缅甸,从新加坡到荷兰印尼,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西方战俘和民众施加了系统性的暴行,这些历史片段,散落在西方的纪念馆、教科书、档案库中,却鲜少成为亚洲地区舆论叙述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习惯讲述本国的苦难,却忽略了这场战争对全球的共同创伤。   比如“巴丹死亡行军”,那是一段热浪中行走的地狱之路,1942年,美军和菲律宾军队在巴丹半岛投降,日军将约七万八千名战俘逼迫徒步前行超过一百公里,行军过程中没有水、没有食物,高温炙烤之下,谁走得慢一点,就可能被刺刀捅死,有人因口渴试图喝沟里的水,被当场枪杀,还有战俘被日军车辆故意碾压,整段行军持续了六天,死亡人数超过万人,更可怕的是,到了战俘营后,死者数量还在持续上升,一个月内又有数万人死于疾病和饥饿。   这些并不是亚洲国家“独家的记忆”,而是西方世界也深埋心底的伤口,澳大利亚对“死亡铁路”的记忆至今不曾淡去,这条铁路从泰国曼谷通向缅甸仰光,全长超过四百公里,由盟军战俘和亚洲劳工在极端条件下徒手修建,没有机械设备,只有锄头和人力,每天劳动超过十八小时,霍乱、疟疾、营养不良是常态,死亡成为日常,估计光是战俘就死了超过一万两千人,亚洲劳工死亡人数则高达十几万,这条路几乎是用生命铺成的,每修建三米,就有一个人死去。   类似的暴行还发生在别处,在新加坡,日本军队在二战初期大规模屠杀平民和战俘,在一次对一家医院的冲击中,几百名伤员和医护人员被士兵用刺刀杀死,在印尼,荷兰女性被强迫进入所谓的“慰安所”,遭受持续的性暴力,这些人并非战场上的士兵,而是护士、教师、普通母亲,她们的遭遇也成为战后法庭上被确认的战争罪行。   甚至在医学领域,日军也践踏了所有文明底线,九州大学曾在战争末期,抓获一架被击落的美军B-29轰炸机上的飞行员,将他们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活体解剖,八名飞行员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被切开胸腔、摘除器官,有的心脏还在跳动时就被取出,这些“实验”被记录成论文,部分参与者在战后被判刑,这不是传说,也不是夸张,而是美军和战后盟军法庭亲自调查和确认过的罪行。   这些证据散见于西方国家的国家档案馆、战争纪念馆、历史教科书中,许多国家每年都还在为这些苦难举行纪念活动,澳大利亚每年为“死亡铁路”死难者举行悼念仪式,美国的博物馆里有大量关于巴丹行军的影像资料,英国至今仍在出版有关被日军俘虏的回忆录,这些记忆从未被完全覆盖,却在我们自己的对外叙述中被忽视。   为什么要讲这些“他们的苦”?因为这些事情,日本右翼否认不了,面对南京大屠杀,他们可以说“数字存疑”;面对慰安妇问题,他们可以说“没有强迫”;但当面对西方战俘被活体解剖、被强迫修建铁路、被强行送入地狱般的运输船,他们就无法再用“这是中国的说法”来搪塞了,这些暴行,是西方世界自己记录下来的,是他们自己国家的士兵、医生、平民的亲身经历,是写进自己教科书的历史真相。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