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黄帅平静的离开了人世,没有留下任何话语,而是选择把一切交给时间,可谁又知道,她曾经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反潮流小英雄”。 “老师,您用教鞭敲讲桌,说要打同学的头,这样是错的,我希望您能耐心……”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五年级的黄帅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而窗外,是1973年的秋天,她不知道这几句话,将会改变她的一生。 当班主任看到日记后,面色瞬间沉了下来,直言:“你这是在挑战老师的权威!”课后,老师将她单独留下,几天后,全班同学也开始孤立她,每次到了课间时间,她便独自站在走廊上,望着操场上嬉笑的同学,眼睛闪着泪光。 委屈和困惑像滕蔓一样缠绕着她,父亲察觉到了女儿的闷闷不乐,他轻声询问着,在得知一切后,这位知识分子父亲沉默了片刻,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在父亲的建议下,黄帅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试图讲道理讲清楚,从而得到老师同学的谅解。 然而,这封寻求调解的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她被瞬间放大为“反潮流”、“反师道尊严”的典型,顶顶闪亮却又沉重的帽子,戴在了这位瘦弱女孩的身上,面对镜子里胸戴大红花的自己,她只感觉到迷茫和不安。 收到回信的那天,黄帅便病倒了,当时,齐鸿儒还到她家去探望她,而这齐鸿儒便是日记里的那位班主任,由于各种原因,齐老师并没有受到太多冲击,对于当时的事件,他也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埋怨黄帅。 潮流来得汹涌,退的也迅速。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英雄”顷刻间成了被指责和嘲弄的对象。更加残酷的是,风暴席卷了她的家庭,父亲被带走,家中的顶梁柱塌了,母亲也承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还在读初中的黄帅,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又过了几年,1979年,黄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当齐老师和同学们再次前来探望她时,黄帅的内心似乎早已释然,他们还曾在一起划船游玩。 毕业后,黄帅选择前往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她获得了硕士学位,并结婚生子,和大多数日本妻子一样,她做了两年家庭主妇,再后来又回到祖国,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当了一名编辑,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对知识的传递。 岁月冲刷了太多恩怨,多年后,当她与当初的班主任再次相见时,已经没了想象中的激动和争辩,反而,眼中充满着复杂的情绪,黄帅微微一笑,似乎所有的惊涛骇浪,都归于平静地河流。 2017年,黄帅悄然离世,她的一生就像一首时代的变奏曲,高潮与平缓交错。只能说,时代的洪流曾无情的将她推向浪尖,又重重抛下,但她用沉默的努力和不变的坚韧,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定义权。 她不再是任何符号,她只是黄帅,一个复杂命运中,始终保持着善良、坚韧的普通人。 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反潮流革命小闯将”黄帅逝世:小学时写日记卷入政治漩涡》 新民晚报|《平静忆当年 淡然说“心事”》 手机凤凰网|《曾被人民日报肯定的“革命小闯将”黄帅昨日在京去世》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增强自己贵气的9句箴言:守相:就是不要见人就笑。藏拙:就是不要什么都说。凝神:就
【2评论】【2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