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童说:莫言是从农村走出来,他怎么可能不为农民讲话?何况莫言本人完全是文学中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8-27 17:58:38

作家苏童说:莫言是从农村走出来,他怎么可能不为农民讲话?何况莫言本人完全是文学中人,离政治很远也不太懂政治。他浑身都跳动着作家的良心,他从不回避黑暗,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呼唤,对于数十年发生的荒诞现象,他都给了充满正义感的回应。从《红高粱家族》、《酒国》、《天堂蒜台之歌》、《十三步》到《檀香刑》、《丰乳肥臀》、《蛙》以及《食草家族》、《红树林》,甚至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等等,哪一部不是对时代的回应?哪一部没有良知的呼吁良知的关怀和良知的拒绝? 瑞典学院是正确的,它不把莫言看作"谴责文学"和"社会批判小说",而是面对莫言的心灵、想象力与审美形式,看到了莫言在抒写时代现象时却超越时代而进入文学的永恒之维。瑞典学院的院士们拥有清醒的良知感觉,但他们对作家只有高标准的文学要求,没有文学之外的政治要求与道德要求,唯其如此,它才拥有面向全球复杂语境进行择优而选的可能。 在莫言的创作理念中,向中国口头文学传统回归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他对当下文坛写作的欧化风格表达了不满,希望通过汲取民间文学的养分,让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民族特点。他曾表示,要使用一种 “真正土得掉渣、但很有生命的语言” ,这种语言追求体现了他对民间口头文学的尊重与热爱。 口头文学传统以其独特的口头语言为载体,在民间代代相传。莫言生长于乡村,自幼沉浸在这种充满地域特色的口头文化氛围中,无论是田间地头的闲聊,还是夜晚纳凉时长辈们讲述的故事、传唱的歌谣,都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灵感源泉。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他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大量的民间俚谚俗语,让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 1981 年,莫言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这篇小说以清丽伤感的笔调,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这篇小说中,莫言运用了 “日头戴帽雨来到” 这一谚语,虽然此时他的写作风格还未完全形成,但这句谚语的运用,却如一颗小小的种子,体现了他对民间俗谚的敏锐感觉和重视。这句谚语就像是一个生活的小注脚,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注入了民间智慧的力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质朴。 它也为莫言日后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民间俚谚俗语埋下了伏笔,成为他独特语言风格的开端。 在莫言的小说中,与生产经验相关的俗谚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生活智慧。“打井怕沙,割锯怕疤”“泥瓦匠怕沙,木匠怕疤” 这两句谚语,与瓦匠、木匠的工作紧密相关。莫言的爷爷是一位瓦匠和木匠能手,这些谚语或许是莫言从小听爷爷讲述,在耳濡目染中铭记于心,而后自然地融入到了他的小说创作之中。对于瓦匠来说,沙子的质量和特性会直接影响到泥瓦的粘结效果和建筑的稳固性;而木匠在锯木头时,如果遇到木头有疤结,不仅会影响锯切的顺畅度,还可能导致木材的开裂或变形 。这些谚语是工匠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们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技艺要点和潜在的问题呈现出来,让后人能够迅速了解并避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而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发”“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等与喂养牲畜相关的谚语,则与莫言的生平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莫言儿时曾有过放牧牛羊的经历,在与牲畜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对如何照料牲畜、使其茁壮成长有着深刻的体会。“马无夜草不肥”,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马匹在夜间进食对于增膘的重要性。在过去,农民们深知要想让牲畜长得健壮,仅仅依靠白天的喂养是不够的,夜间也要为它们提供充足的草料。而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则强调了草料处理的精细程度对牲畜育肥的影响。将草料铡得细碎,更有利于牲畜的消化吸收,即使在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让牲畜保持良好的膘情。这些谚语不仅是莫言对儿时放牧生活的回忆,更是他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感悟 。 “北风响,蟹脚痒” 这句谚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莫言儿时跟随大人抓螃蟹时,听到大人说出这句谚语,想必当时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北风刮起时,螃蟹似乎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它们的活动变得频繁起来,开始四处游动,这正是捕捉螃蟹的好时机。这句谚语不仅传递了一种与自然和季节相关的生活经验,还勾起了莫言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纯真与童趣 。 “杀倒秫黍闪出狼”“扳倒葫芦流光油”“拔了萝卜地面宽” 等俗谚,在莫言的小说中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丰乳肥臀》中,徐瞎子在审判大会上对上官家申诉时说道 “杀倒秫黍闪出狼”,这里的 “秫黍” 指的是高粱。表面上看,这句谚语描绘的是将高粱砍倒后,田野失去遮蔽,原本躲藏在高粱地里的狼便显现出来的场景;而在小说的深层含义中,它暗示着上官家的罪恶原形毕露,就像被砍倒的高粱无法再隐藏狼一样,上官家的种种行为在特定的环境下被揭露出来,接受众人的审视。

0 阅读:0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