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基斯坦宣布! 8月24号那天,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不是去送“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的第二批学员嘛,他当时说了句特实在的话: 中国的农业技术,就是帮巴基斯坦把农业提上去的关键,而且第一批从中国学完回去的人,已经在巴基斯坦的田里、农场里干起来了。 这事儿看着就是送学员出国学习,其实里面藏着中巴两国在农业上实实在在的合作,不是虚的。 这个“千名农业人才”的项目,真不是小打小闹。这是两国领导人之前就定好的事儿,巴基斯坦那边是真下功夫,专门选了1000个学农业的毕业生来中国学技术。 现在第二批的190个人已经在华中农业大学开课了,学的方向也挺实在,就是水产养殖加工、果蔬生产加工,还有现在特火的智慧农业,一学就得三个月。 而且这培训也不是光听老师讲课,还得动手实操,跟着中国的专家做研究,偶尔还一起聊聊俩国的文化,说白了就是让这些巴基斯坦学员把中国农业的真本事都学透了,回去能直接用。 其实这项目早就启动了,第一批300个人已经在陕西学完回去了,现在第二批接上了,后面还有第三批、第四批呢。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的技术参赞瓦齐尔之前也说过,后面的培训还会更有针对性,比如专门教果蔬怎么加工才能放得久、卖得好,还有那些高端技术,像无人机打药、物联网监控农田、人工智能管种植这些,都是巴基斯坦现在种地最缺的。 这些技术学回去,就跟给巴基斯坦的农业装了个“中国马达”似的,肯定能比以前跑得更快、更稳。 那为啥巴基斯坦这么盼着中国的农业技术呢? 巴基斯坦是靠农业吃饭的国家,但技术是真跟不上。就拿收油菜籽来说,以前他们要么靠人手工割,要么用老款的联合收割机,收下来的油菜籽浪费得特别厉害,十成能丢四成,农民看着都心疼。 后来中国有个叫武汉庆发禾盛的企业,跟巴基斯坦的EVYOL集团一起琢磨,搞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用的油菜籽采收设备模块。 这模块特别贴心,能跟巴基斯坦农民现有的收割机配上,不用再花钱买新机器,而且收的时候浪费少多了,最多就丢一成,好的时候就丢个零头(5%左右),这么一来,油菜籽的产量直接涨了三成。 农民们一看这玩意儿这么管用,心里都乐开花了,到手的钱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再说说辣椒,巴基斯坦人特别爱吃辣,但以前种辣椒的技术不行,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民也赚不到啥钱。 后来中国四川有个丽通食品公司,带着自己的辣椒种子和种辣椒的技术去了巴基斯坦,在好几个地方建了辣椒种植基地。 他们还搞了个特实在的模式:先跟农民说好,我们给你种子,教你怎么种,等辣椒熟了,我们直接收走,农民不用愁卖不出去。 就这么干了几年,巴基斯坦的辣椒种得越来越多,一亩地能多赚不少钱,比种小麦、玉米这些老庄稼多挣两倍还多。 更厉害的是,现在巴基斯坦的干辣椒还能卖到中国来,川菜馆里都能用得上,这一下就把巴基斯坦的辣椒变成了能赚钱的“香宝贝”。 还有杂交水稻,这可是中国农业的拿手好戏。有个叫龙春久的中国人,在巴基斯坦待了快14年,一直在琢磨怎么把中国的杂交水稻改得适合当地的气候。 巴基斯坦那边夏天热、有时候还干旱,土地也有不少盐碱地,普通水稻根本扛不住。龙春久就带着团队一点点试,最后选出了能扛高温、耐干旱、不怕盐碱的杂交水稻种。 种出来一看,产量比当地老品种高一倍还多。 现在巴基斯坦种这种杂交水稻的地已经超过1200万亩了,每年光靠卖水稻就能赚2亿美元。 当地人都特别感谢他,管他叫“巴基斯坦的袁隆平”,他还在当地带了不少徒弟,有5个研究生,还有100多个学生,这些人现在都成了巴基斯坦种水稻的骨干力量。 这些事儿都是实打实的,夏巴兹总理肯定都看在眼里。他知道中国的农业技术不是嘴上说得好听,是真能让巴基斯坦农民多赚钱、让农业变厉害的“硬家伙”。 不过话说回来,中巴在农业上合作,不是中国单方面帮巴基斯坦,俩家是互相帮衬,都能得到好处。 中国在农业技术、种地的设备、还有资金方面都有优势,巴基斯坦呢,有大片的土地,还有不少愿意干活的农民,俩家凑一块儿干,就是各出各的长处,一起把农业做起来。 比如中国有个中粮科工股份公司,跟巴基斯坦的国际创新园区公司合作,要在卡拉奇建一个粮油食品加工的大项目,光投资就超过3亿美金。 这项目建好了,巴基斯坦自己加工粮油的能力就强多了,不用老靠进口,而且还能把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好,通过中国的渠道卖到别的国家去,赚更多钱。 当然,合作的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到了巴基斯坦得改改才能用,毕竟那边的气候、土壤跟中国不一样,农民的操作习惯也不一样。 还有文化不一样的问题,有时候沟通起来会有点费劲,但好在培训的时候会安排俩国的人一起聊聊天、搞搞活动,慢慢就互相理解了,合作起来也就更顺了。
就在刚刚 巴基斯坦宣布! 8月24号那天,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不是去送“千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27 11:31: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