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点一份外卖,等一个多小时,送来的是融化的冰沙、冷透的饭菜,甚至还被骑手骂一句“吃不起就别点”。这会是什么感觉?这可不是说笑,而是当下外卖大战中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真实遭遇。
某宝闪购之所以一上来就狂砸500亿,不是因为钱多没处花,而是被逼到悬崖边。京东发力即时零售、美团稳守半壁江山,阿里系再不打一场翻身仗,可能连现有地盘都要被啃食。所以哪怕明知是毒丸,也只能硬着头皮吞。
但这颗毒丸,消化它的却是千万个餐饮商家和骑手。某宝一边高调宣传全力补贴,一边把成本悄悄转嫁给商家,强改满减规则、威胁必须上活动、偷偷开启高补贴却不告知,每一招都在逼商家出血。有商家苦笑说:“订单每多一单,心就凉一截”,因为每单都在贴钱,销量越高,亏损越大,这不是做生意,是在自残求存。
重庆合川一家卖乌鸡米线的老板发现,某宝悄悄把满减门槛降低,每单多亏两元,一天下来,自己单量翻倍、亏损也翻倍。有饮品商家也表示,参与某宝满12减10促销后,实际到手的金额仅为2、3元,扣除相关成本后,每一单都亏钱。
另一边,骑手系统也接近崩溃边缘。某宝为冲单量无限压单,骑手收入跟不上强度,服务全线滑坡。速度?不存在的。有用户爆料,等一两个小时是常态,甚至一单外卖经手14个骑手仍无人配送。
态度方面也非常恶劣,有的饿了么骑手直接骂用户吃不起别点、送餐直接说“狗饭”、上楼加钱不成楼下骂人;同时平台也没啥保障,客服永远在踢皮球,用户维权无门,只能自嘲“点外卖像乞讨”。
订单量从来不是商业的终极目标,可持续的利润才是。所以说,这场大战根本没有真正的赢家。供应链在浪费、行业生态在恶化、服务品质在下滑。当一切无法收场时,资本大可转身离场,留下的是累累负债的商家、疲惫的骑手和失望的消费者。商家们,骑手们,请记住:你们的底线,才是行业真正的底线。